技術再升級 反詐“利器”筑牢電信網絡詐騙治理防線
發送誘騙鏈接、制作“釣魚”網頁、冒充熟人網聊、網購退款回訪……如今,電信網絡詐騙行為手段多、隱蔽性強,讓人防不勝防。近年來,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特點,多款反詐“利器”相繼推出,反詐技術不斷升級優化,為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和財產安全織牢了層層防護網。
“電信網絡詐騙是可預防性犯罪,對潛在受騙用戶進行及時勸阻,能夠大幅降低犯罪實施的成功率。”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工信部等部門已先后推出多項反詐措施,如“斷卡行動2.0”、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証通查”服務以及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等,構筑起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的多道防線。
電話卡是詐騙分子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的必備工具,“斷卡行動2.0”從源頭提升了治理效果。據了解,自開展行動以來,工信部聯合公安部組織集中排查處置涉詐高風險電話卡9700多萬張,清理關聯互聯網賬號6197萬個,對全國物聯網卡開展拉網式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號卡被全面清理。
“‘一証通查’是憑借居民身份証查詢個人名下登記電話卡數量的一項服務,是公眾防詐的第二道防線。”上述負責人介紹,此項便民服務降低了不知情辦卡風險,可有效助力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工作,目前已為全國用戶提供查詢服務7600多萬次。
去年7月,工信部正式推出12381涉詐預警勸阻短信系統,在受話階段實現對潛在涉詐受害用戶進行實時預警。據統計,去年以來累計發送預警短信和閃信2.3億條,預警勸阻有效率達60%。
近日,工信部反詐中心又聯合國家反詐中心,組織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推出“反詐名片”服務,對各級公安機關的反詐預警勸阻電話號碼進行權威標記,在公安機關向用戶撥打詐騙勸阻電話時,能夠同步顯示反詐提醒信息,幫助群眾有效甄別電話來源。
“此前在實際工作中,常常發生群眾把公安機關的預警電話誤認為是詐騙或騷擾電話而拒接的情況,導致錯過最佳勸阻時間,影響了預警勸阻工作的預期效果。”業內專家表示,“反詐名片”服務不僅能顯著提高公安機關預警勸阻電話的接通率,降低廣大群眾受騙風險,還可以廣泛應用於其他公共服務領域,助力提升政府效能。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的多個環節,不同反詐“利器”相互支撐、互為補充,為提升電信網絡詐騙防范治理工作成效發揮了重要作用。數據顯示,2021年累計攔截涉詐電話20億次、短信21億條,發送預警信息1.7億條,處置涉案域名網址104萬個。自去年6月以來,全國電信網絡詐騙立案數已連續11個月同比下降。
為鞏固既有工作成效,增強打防管控合力,有關部門及部分行業已積極布局下一步防范治理工作。
對於電信網絡詐騙錯綜復雜的產業鏈,打擊治理工作如何取得突破?360數科反欺詐部門負責人劉濤認為,電信網絡詐騙涉及社交、論壇、購物、支付、借貸等多個方面,僅依靠過去單一環節治理效果並不理想,需要各方聯動、上下游協同打擊治理,形成技術驅動、業務協同、全域場景的聯防機制,構筑多維防線。
“今年將持續深化行業治理,推動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工作再上新台階。”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方面,將加強跨境業務涉詐預警能力,實現對國際來話和短信實時主動提醒,提升群眾識騙防騙意識﹔另一方面,聚焦解決群眾痛點,推出互聯網賬號“一証通查”等便民服務,做好重點人群的反詐宣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