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三北工程”五期評估結果公布 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527.12萬公頃

2022年07月28日21: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山西省呂梁市“三北”防護林混交造林模式建起的“綠色生態屏障”。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供圖

人民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余璐)“三北工程自1978年啟動至今,歷經44年,在黨中央、國務院的親切關懷和堅強領導下,圓滿完成了前五期工程建設任務。”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今天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副局長張良如是說。

三北工程,又稱三北防護林工程,是指在中國三北地區(西北、華北和東北)建設的大型人工林業生態工程。工程規劃分八期進行,工程建設范圍囊括了三北地區1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25個縣(旗、區),總面積435.8萬平方公裡,佔我國國土總面積的45%,在國內外享有“綠色長城”之美譽。

根據《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總體規劃方案》,2011年至2020年是三北五期工程建設期。2020年,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三北防護林建設局會同有關專業機構對三北五期工程的建設情況進行了總結評估。評估內容涉及三北工程區森林資源消長、沙化土地變化、水土流失治理、農田林網化、生態服務功能價值等各個方面。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五期工程評估報告》,並通過專家論証。

三北五期工程評估結果顯示,自2011年五期工程實施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工程按照東北華北平原農區、風沙區、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西北荒漠區4大分區的不同功能定位,分類指導、分區施策、重點突出、規模推進,以生態保護修復為核心,以植樹造林和退化林修復為重點,以百萬畝防護林基地建設、黃土高原綜合治理、精准治沙為抓手,大力推進管理、科技和機制創新,實現工程建設由注重數量向數量和質量並重、分散治理向重點突出和規模推進並舉、單一造林向造林和經營並重、人工措施為主向人工措施和自然修復相結合、山上治本向山上治本和身邊增綠並重的跨越式轉變,取得巨大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

張良介紹,一是在生態效益方面,三北地區生態環境質量呈現穩中向好趨勢,自然生態系統惡化趨勢得到基本遏制,風沙危害得到有效緩解,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護農促牧屏障日益完備。截止2020年底,五期工程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527.12萬公頃,40多年累計完成營造林保存面積達3174.29萬公頃。工程區森林覆蓋率由四期末的12.40%增加至五期末的13.84%,黃土高原、毛烏素沙地、科爾沁沙地和呼倫貝爾沙地等重點區域生態治理進程明顯加快。累計前四期工程建設成效,工程區45%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面積得到初步治理,45.59%以上的農田實現林網化,61%以上水土流失面積得到有效控制,工程建設綜合效益顯著。

二是在經濟效益方面,三北工程始終堅持建設生態經濟型防護林體系的指導思想,堅持生態治理與改善民生協同推進,特色林果業和林下經濟初具規模,綠色富民產業助力脫貧攻堅成效顯著。三北五期工程營造的經濟林保存面積約26萬公頃,年產干鮮果品約340萬噸,年總產值達40.8億元。經測算,五期工程完成的營造林每年所產生的生態效益總值可達964.55億元。截止五期工程末,幫助1500萬農民脫貧,脫貧貢獻率達27%,三北地區森林旅游年接待游客3.85億人次,旅游直接收入達480億元。

三是在社會效益方面,人居環境極大改善,生態文化日益豐富,生態文明意識普遍提高。通過道路綠化、城鄉美化亮化等方式,實現人居環境改善。根據第九次全國森林資源清查結果,三北工程區人均森林面積已達0.26公頃。在三北工程建設中,涌現出一大批以王有德、石光銀、牛玉琴等為代表的英模人物,培育了河北塞罕壩、山西右玉、陝西延安、新疆柯柯牙等一大批綠色發展典型,鑄就了以“艱苦奮斗、無私奉獻,鍥而不舍、久久為功”為核心的“三北精神”,促進全民生態文明意識不斷提升。此外,三北工程在國際上具有深遠影響,2018年,三北工程獲得“聯合國森林戰略規劃優秀實踐獎”,為全球生態環境治理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2021年至2030年是三北工程六期工程建設期。下一步,將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推動新時代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張良表示,目前,三北工程總體規劃修編和六期工程規劃的報批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待規劃批復后將適時啟動六期工程建設。三北六期工程將以鞏固和發展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為目標,以不斷提升林草資源總量和質量為主攻方向,以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為要務,積極對接國家“雙重”規劃和林草“十四五”規劃,認真落實國辦《關於科學綠化的指導意見》,緊扣打贏國土綠化“三北戰役”主線,集中建設一批有特色、上規模、高質量的示范項目,形成林草區域性系統治理、規模化治理、科學綠化、質量精准提升的三北工程高質量發展樣板,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編:楊曦、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