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高原種業科技讓土豆變“金豆”(科技名家筆談)

王艦
2022年08月01日06:3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王艦扎根青海近三十年,致力於馬鈴薯脫毒和育種研究。高原和雪山見証了他和團隊付出的辛勞和取得的成績。
  資料圖片

  本文作者王艦肖像畫。
  張武昌繪

  王艦在進行馬鈴薯雜交育種。
  資料圖片

  王艦(右二)在指導馬鈴薯生產。
  資料圖片

  王艦(右二)與外國專家在美國考察育種項目。
  資料圖片

  今年4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三亞市崖州灣種子實驗室考察調研時強調,種子是我國糧食安全的關鍵。隻有用自己的手攥緊中國種子,才能端穩中國飯碗,才能實現糧食安全。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關心中國馬鈴薯品種創制和產業發展。2017年1月,在河北省張北縣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調研了解馬鈴薯原種和成品的價格情況,並鼓勵當地民眾做大做強馬鈴薯產業。2020年,全國兩會期間,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總書記向來自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人大代表詢問當地馬鈴薯種植與加工情況。

  作為從事馬鈴薯脫毒和育種研究的農業科技工作者,筆者與業內專家一起致力於推動中國馬鈴薯種薯生產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建設,為馬鈴薯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而努力奮斗。

  

  營養高產 

  晉升為我國主糧

  馬鈴薯又名洋山芋、土豆等,適應性強,甚至能在干旱等惡劣氣候條件下獲得不錯的收成,因而受到廣泛歡迎,種植范圍從原產地南美洲逐漸擴展到全球各地。馬鈴薯塊莖含有大量的澱粉,能為人體提供豐富的熱量,且富含蛋白質、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礦物質,尤其是其維生素含量,是所有糧食作物中最全的。

  全球人口數量快速增長、氣象災害頻發等因素導致世界糧食短缺,一些地區甚至出現糧食危機。面對困局,聯合國把目光投向馬鈴薯,將其作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的一大希望。2007年10月,第62屆聯合國大會宣布2008年為“國際馬鈴薯年”,並以此提高各國對這種農作物價值的重視。

  馬鈴薯於16世紀17世紀之交開始被引入到中國種植,逐漸發展成為我國主要農作物之一,種植面積和產量不斷提高,直至居世界首位,使我國成為世界馬鈴薯生產的第一大國。馬鈴薯產業日益壯大,在種植業中的重要性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中的價值漸漸凸顯出來。

  2015年,國家農業主管部門正式提出馬鈴薯主糧化戰略,即推動實現馬鈴薯由副食消費向主食消費轉變、由原料產品向產業化系列制成品轉變、由溫飽消費向營養健康消費轉變,作為我國小麥、玉米、水稻三大主糧的補充,逐漸成為第四大主糧作物。第二年,《關於推進馬鈴薯產業開發的指導意見》印發實施,正式開啟了馬鈴薯在我國的主糧化進程。

  持續創新

  產業競爭力顯著增強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馬鈴薯種業創新支撐中國馬鈴薯產業發展取得突出成就。最近幾十年間,中國馬鈴薯育種研究經歷了從國外引種鑒定,到品種間和種間雜交,再到生物技術育種的過程。

  20世紀30年代后期,中國馬鈴薯品種選育與改良工作開始起步,彼時以引種為主。到20世紀50年代,馬鈴薯育種協作工作全面展開,一批馬鈴薯種質資源從蘇聯和東歐引進國內。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隨著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深化,中外交往日益頻繁深入,中國馬鈴薯種質資源研究和育種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1985年,國際馬鈴薯中心北京聯絡處成立,以此為契機,中國加大馬鈴薯優良種質資源引進力度,荷蘭、美國、加拿大等均成為我國馬鈴薯資源的引種國家,馬鈴薯育種親本的遺傳背景進一步拓寬。同時,相關國際科研合作和科技人員技能培訓活動等日益活躍。這些因素大大加速了我國馬鈴薯產業的發展。

  進入20世紀90年代,我國引進一些專用型馬鈴薯品種、育種材料和雜交組合。進入新世紀,尤其2008年原農業部啟動馬鈴薯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之后,中國馬鈴薯產業進入了發展新階段,選育品種的遺傳背景得到進一步改善,馬鈴薯的育種目標除了抗病、高產外,還注重加工專用品種的選育,審定品種的數量迅速增加,選育出適合澱粉加工、炸片、炸條、鮮食出口等一大批適應市場需求的品種,中國馬鈴薯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的競爭力顯著增強。

  高原育種

  夯實產業發展基礎

  馬鈴薯是青海省最具特色的優勢農作物,在農業生產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由於海拔高、日照長、氣候冷涼和傳毒介體少等特點,青海生產的種薯以病害少、增產潛力大享譽全國,是我國主要的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之一。

  青海高原馬鈴薯育種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在長期育種科研實踐中,1000多份馬鈴薯種質資源被收集並保存下來。依托這些資源,筆者團隊先后育成了“高原”“青薯”系列品種30多個並得到廣泛推廣種植,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為解決品種缺乏問題作出了應有貢獻。

  科研團隊育成的眾多馬鈴薯品種中,“高原4號”“青薯168”“青薯3號”“青薯6號”分別獲國家級品種審定,並推廣到甘肅、寧夏、新疆等地大面積種植。在馬鈴薯育種實踐中,我們建立了溫室雜交、高山繁種、多生態區選擇和早代擴繁的高原育種技術體系,縮短了新品種的選育進程,育成的馬鈴薯品種“青薯9號”具有高產、抗旱、抗病、優質菜用及加工兼用型等特性。2011年,“青薯9號”通過國家品種審定,2015年,獲植物新品種保護權,在全國14個省份推廣種植。目前,“青薯9號”年推廣面積近1000萬畝,累計推廣面積達9000多萬畝,增加收益350多億元,促進我國馬鈴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脫毒豐產

  建設優質種薯基地

  馬鈴薯是無性繁殖作物,病毒在寄主體內隨繼代繁殖而逐漸積累,導致馬鈴薯種性退化,產量嚴重降低,塊莖大小、形狀、口感等原有品質下降,被稱為馬鈴薯“退化”,影響馬鈴薯的商品性,最嚴重的,可導致減產達90%以上。“脫毒”即為除去馬鈴薯本身所帶的病毒,去除引起馬鈴薯退化主要病毒的“脫毒”生產,是恢復馬鈴薯的豐產性能的最重要環節。研究表明,應用脫毒種薯,一般增產30%以上。

  1985年,我大學畢業后就投入到高原農業科研工作。1995年,我開始從事馬鈴薯種薯“脫毒”生產科研,在有關方面大力支持下,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建立國內領先的以微型薯大田直播技術為核心的省、縣、鄉、村四級種薯生產體系和以病毒檢測為核心的質量監測體系,降低了種薯生產成本並加快了脫毒種薯的推廣進程。據統計,在青海省全省累計推廣脫毒種薯1500多萬畝,增加產值20多億元,取得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為青海貧困山區群眾脫貧致富作出了重大貢獻。

  近年,筆者帶領科研團隊,把工作重點放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等地。通過開展馬鈴薯新品種篩選試驗、密度肥料試驗等,團隊成員在青南地區篩選出了適合在當地種植的馬鈴薯品種,開展機械化種植等豐產栽培技術集成,提高了藏區馬鈴薯種植水平和產量,青南地區馬鈴薯高質量發展關鍵技術取得重要突破。

  構建體系

  打造“北繁硅谷”

  2021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青海調研期間指出,青海要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加強農畜產品標准化、綠色化生產,做大做強有機特色產業,加快建設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這為包括馬鈴薯產業在內的青海農業發展指明了方向。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青海有關方面大力推進高原馬鈴薯種薯生產體系、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和高原種薯推廣體系建設,建立國家級馬鈴薯種薯生產基地,著力打造馬鈴薯種薯的“輸出地”,為全國提供優質種薯,把青海打造成為中國馬鈴薯種薯的“北繁硅谷”。

  打造中國馬鈴薯種薯的“北繁硅谷”是一項艱巨而光榮的工程,我與科研團隊很榮幸參與其中。我們將進一步利用青海省特殊的高原氣候條件優勢,建立以“溫室雜交、高山育種、多生態區選擇和早代擴繁”為基礎的高原馬鈴薯高效育種技術體系,進一步縮短新品種的選育進程和推廣進程,並結合生物技術手段,提升資源深度鑒定評價能力,發掘新的優異基因,強化育種創新基礎,提高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水平,提升馬鈴薯種質創制能力,建立國家級馬鈴薯育種平台,推動馬鈴薯育種從傳統育種向現代育種的轉變,為把青海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推動青海省綠色有機農畜產品更好“走出去”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作者為青海大學農林科學院副院長、三江源生態與高原農牧業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專家、國家馬鈴薯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長期從事馬鈴薯育種和脫毒種薯的繁育研究工作)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科學出版社與本報合作推出

(責編:趙欣悅、岳弘彬)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網信辦:上半年百合網珍愛網等8家婚戀平台存在低俗色情信息被約談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申佳平)據“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消息,全國網信系統上半年累計依法約談網站平台3491家,其中百合網珍愛網等8家婚戀平台存在低俗色情信息被約談。 “網信中國”顯示,上半年,針對淘寶、京東、拼多多、小紅書、微店等5家電商平台多個店鋪存在違法違規信息的問題,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網信辦分別依法約談5家平台主要負責人,責令其限期整改,處置相關店鋪,從嚴處理責任人,並分別予以罰款的行政處罰。…
市場監管總局公布10批次抽檢不合格食品
  圖片來源:市場監管總局官網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 (記者楊曦)據市場監管總局消息,近期,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抽取糧食加工品、食用農產品、食糖、乳制品、酒類、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餅干、薯類和膨化食品、蛋制品、豆制品、蜂產品、罐頭、蔬菜制品、水果制品、水產制品、冷凍飲品、糖果制品、嬰幼兒配方食品、保健食品、特殊膳食食品和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等22大類食品607批次樣品,檢出其中食糖、乳制品、糕點、炒貨食品及堅果制品、蜂產品、罐頭和水果制品等7大類食品10批次樣品不合格。 據介紹,發現的主要問題是,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質量指標不達標等。…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