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系列報道

江西贛州:推進科創賦能行動 高新產業集聚效應顯現

2022年08月11日13:5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穩中求進@高質量發展調研採訪團記者走進江西贛州科技企業。人民網記者 孫博洋攝

人民網贛州8月11日電 (記者孫博洋)“與贛州當地科研機構的良性互動,讓企業在創新和研發上獲得了加速度,科研機構有完備的實驗室研發能力,而企業具備生產線批量驗証的能力,雙方結合事半功倍,讓創新成果更快形成產能。”江西省贛州市贛縣區一家稀土新材料公司副總經理周青告訴記者。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踐行新發展理念,近年來,贛州不斷推進科技創新賦能行動,科技創新平台、科技創新產業、科技創新人才不斷匯集,集聚效應逐步顯現。

推動科技創新賦能行動 打造科創新高地

數據顯示,目前,贛州全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有項目205個,總投資946億元,2022年度投資253.6億元,建設進度超過時序進度。2022年上半年,全市技術合同交易額53.29億元,完成年度目標的88.8%﹔1-6月全市規上企業申報研發投入同比增長21.64%。

據介紹,贛州在創新發展過程中突出縣域創新,各縣(市、區)均制定出台科技創新賦能行動工作方案及科技新政,縣(市、區)科技惠企資金預算達3.38億元,增長160%。其中,贛縣區實行了重點科創項目“1+3”項目長幫辦服務機制,力促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圖為採訪團記者走進稀土永磁材料生產車間調研採訪。人民網記者 孫博洋攝

周青告訴記者,公司已經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西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同時還獲得了江西省重點創新產業化升級工程項目、省級工業發展專項新興產業倍增項目支持,對企業發展提供了助力。目前,公司主導高性能釹鐵硼磁性材料,產品可廣泛應用於航空航天、高鐵列車、汽車工業、電機工程、醫療保健、五金機械、傳感電聲、儀器儀表等高新技術領域。

搭建創新平台 新技術產業化獲得加速度

在贛州,創新平台備受關注,贛州市制定了《贛州市科技創新平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贛州市科研創新平台運行績效評價管理辦法(試行)》《贛州市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管理辦法(試行)》和《贛州市眾創空間管理辦法(試行)》等支持創新平台建設的系列政策文件,市本級財政預算安排科技研發平台及創新載體獎補資金1900萬元,用於支持激勵贛州科研平台創建和發展。

同時,贛州市正在全力支持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和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建設運行。據了解,截至今年上半年,中科院贛江創新研究院項目一期,完成總工程量約68%,完成投資約5.25億元。

贛江創新研究院院長齊濤告訴記者,在建設的同時,贛江創新研究院已經與20余家高新企業簽署技術合作協議,截至目前已形成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10項,其中9項在本地轉移轉化。並且,依托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已招收3屆研究生,目前在讀研究生共575名,其中博士生107名、碩士生468名。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也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保証。發展科技,需要從技術研究到應用落地的整體發力。一方面,國家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另一方面,要通過產學研用融合和科技成果應用落地,來推動技術商用。

優良創新環境 吸引高科技企業聚集

贛州毗鄰粵港澳大灣區,特殊區位優勢,也使其成為大灣區產業承接地之一。近年來,贛州持續加大融灣力度,強化與深圳、廣州、東莞市高新技術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科技與人才合作,推進共建“科創飛地”“周末工程師人才驛站”等創新平台。

贛州市定南縣被稱為“深圳北五環、融灣第一站”,當地一家太陽能光伏玻璃生產企業總經理顧峰告訴記者,企業能夠不斷創新和技術升級也得益於當地良好的營商和鼓勵創新的環境,定南縣與優勢資本、贛州發投共同出資成立了該縣第一支工業產業基金,資金規模1個億,專項用於扶持技改升級。

圖為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光伏玻璃產品應用。人民網記者孫博洋攝

顧峰介紹,獲得扶持的二期項目即將投產,該項目引進了全國玻璃行業首個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秦皇島玻璃工業研究設計院,通過科技賦能,全線採用世界一流領先技術,不僅機械自動化程度高,並且生產的成品最薄1.6mm厚度、最大2400mm長度、1400mm寬度,目前全球僅有20%的光伏玻璃生產企業可生產。

而定南縣另一家專注於鋁合金復合式輪轂新工藝研發的高科技企業,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研發了降噪車輪專利技術,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也得到了當地的對口幫扶。

圖為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採用新技術制造用於出口的賽車用輕質輪轂。人民網記者 孫博洋攝

該企業總經理羅維旭表示,為讓企業早竣工、早投產,定南縣組建了項目專班,人員由分管縣領導和縣相關職能的業務骨干組成,蹲點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涉及的廠房建設、展廳裝修、設備採購、廠區綠化、設備搬遷等事宜,均有專人對接、跟蹤提醒、督辦協辦。

據了解,項目從開工建設,到竣工投產隻用了6個月時間,讓企業切實感受到了“定南速度”。

(責編:郭思邈、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