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拓展元宇宙更多可能性:AI與元宇宙相融互促

2022年09月07日16:16 | 來源:央廣網
小字號

原標題:拓展元宇宙更多可能性:AI與元宇宙相融互促

  作為新一輪數字經濟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元宇宙的發展備受各方關注。新賽道、新格局,該如何推動元宇宙的技術化、產業化、商業化發展?在剛剛閉幕的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各方專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科大訊飛聯合創始人、聆思科技董事長、上海長三角商業創新研究院理事、科技部“863”類人智能重點項目首席專家胡郁認為,元宇宙是一個綜合性概念,涉及到技術、產業和資本。這個概念背后,要用非常多的核心技術支撐,包括智能體、通訊、沉浸式體驗等。“我們說的大的‘元宇宙’,要將三個世界——物理世界(現實世界)、心理世界、虛擬世界都融合在一起,從而讓人獲得功能性或者是情感性需求的滿足。”

  胡郁表示,元宇宙涉及的一個重要技術,就是人工智能。於元宇宙來說,機器人技術、5G和6G通訊技術、沉浸式體驗技術也至關重要,特別是沉浸式體驗技術。“人類的眼耳鼻舌身意,在智能體、機器人間、數字虛擬人進行融合,需要所有的感官器官都達到充分的滿足。”該如何實現滿足?胡郁認為,是智能體與沉浸式體驗的相交,也就是所謂的人與機器的交互。

  他進一步闡述自己的觀點,人和機器之間的交互,從PC時代的GUI圖形交互,發展到移動互聯網時代的touch ui觸摸交互,如今進入萬物互聯時代,基於視覺呈現的語音交互(VVUI)開始日益凸顯。“因為信息最快表達的方式是圖像,而人把圖像最快的表達出來是語音。”胡郁說。

  基於對元宇宙人文和科技哲學的理解,胡郁提出,實現其產業化的關鍵核心是產品和設備,包括軟硬件一體化設備、互聯網軟件及服務、基礎設施。未來,元宇宙的設備和產品,主要集中於三個方向:下一代手機、智慧新能源車、家庭服務機器人等。

  要將元宇宙產品商業化,重點是解決消費者在特定場景下的剛需和痛點,滿足用戶價值和客戶價值,讓用戶購買產品和服務能得到功能性或情感性需求滿足的心理兌價。“一個產品,不僅在硬件上帶來足夠的體驗,還能源源不斷地產生內容,通過對內容進行確權,讓內容生產者獲得收益,才會讓更多人參與到內容生產中來,使商業增長飛輪越轉越大。”

  在以“搶佔新賽道發展先機,開創元宇宙引育新局”為主題的元宇宙高峰論壇上,科大訊飛研究院執行院長劉聰圍繞“元宇宙中技術鏈條和產業機遇”,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元宇宙目前更多還是一個框架性概念,既不是一個獨立的技術、應該也不算是一個獨立的產業。在元宇宙框架中涉及到的各項核心技術,除了硬件、通訊、運算等基礎設施能力之外,毫無疑問人工智能將是支撐元宇宙技術升華和應用落地的關鍵模塊。例如基於多傳感器的多模感知能力、結合各類數據和知識的深度理解能力、跨終端界面呈現的多維表達能力、人機協同的AIGC能力和工具等,都是元宇宙重要的科技要素。

  同時,智能家庭機器人也是科大訊飛關注的元宇宙重要落地場景,“元宇宙的作用不應只是讓大家花更多時間沉浸其中,而是一方面通過該空間進一步提升人們獲取信息的豐富度,以及進一步提升人們獲取信息的效率及健康度﹔另一方面還要重點推動數字經濟更好地去賦能實體經濟,例如在元宇宙中讓虛擬人、讓AI去學習這些能力,更加方便地將相關能力跨時空‘賦能’到家庭服務機器人等硬件實體中,應該對社會更有意義。”劉聰表示,科大訊飛今年推出的“超腦2030”計劃,就是要拓展元宇宙的更多可能性。(記者 韓曉余)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