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人民幣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專家解讀)
韓國貿易協會國際貿易通商研究院日前發布題為《各國央行加快數字貨幣發行:以人民幣數字化為中心》的報告,著重分析了中國在推進人民幣數字化進程中取得的成果。報告稱,在網絡普及的推動下,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移動支付服務發展迅速,中國央行積極發行數字貨幣,在大國中表現最為活躍。
路透社報道稱,中國多個試點城市成功探索出以數字人民幣振興消費、補貼企業的新路徑。數字人民幣已嵌入豐富的線下消費場景,並在政府支付養老金、財政補貼以及基礎設施支出等領域展現出廣闊應用前景。
數字人民幣是數字化的人民幣現金,是中國法定貨幣,具有無可替代的顯性價值和隱性價值。
從顯性價值看,數字人民幣將作為中國數字經濟時代的“新基建”,在解構國內外諸多挑戰的基礎上,重構中國貨幣與支付體系。首先,數字人民幣可以提供幣值穩定、無限法償的數字貨幣,增強貨幣與支付體系公平性和普惠性,維護金融穩定和防范金融風險。其次,數字貨幣的創新發展可以更好滿足數字經濟需求。如智能合約技術賦予數字人民幣可編程特性,可以有效應用於有條件支付等場景,有助於從源頭上防范交易風險。
數字人民幣還有突出的隱性價值:第一,收集個人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則,最大限度保護用戶隱私和信息安全﹔第二,數字人民幣天然具有低碳、環保等特性,可以降低人力成本和運營成本,有助於更好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第三,數字人民幣推廣使用,可以增強人民幣使用的可得性和便利性,進而提升人民幣的形象和地位。
法定貨幣的數字化,有助於滿足全球數字經濟發展對貨幣和支付體系的更高要求。國際清算銀行2021年1月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6%的銀行正探討央行數字貨幣利弊,60%在進行試驗或概念驗証,14%進入開發和測試階段。目前,中國數字人民幣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迄今為止,數字人民幣已分三批次,在全國23個城市進行試點應用。截至2021年底,數字人民幣試點場景超過808.5萬個,累計開立個人錢包2.6億個,交易金額875.7億元。
2022年是數字人民幣發展史上重要的一年。北京冬奧會拓展了數字人民幣在國際場合使用場景,央行主導、多方參與的數字人民幣生態正在形成,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繼續擴容,數字人民幣錢包載體和功能更豐富,跨境支付或將取得積極進展。
數字人民幣快速發展,是國內和國際兩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
從國內看,中國較早研發數字人民幣,與國內支付結算體系現狀密切相關。一方面,中國移動支付市場規模巨大、增長迅速,廣大用戶已經養成使用電子支付工具的習慣,成為全球范圍內一道獨特風景線。另一方面,非銀行支付市場形成雙寡頭格局,大型支付機構壟斷數據和場景,大量交易在其體系內封閉循環,難以有效實施監管。在此背景下,發行數字人民幣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而信息科技的蓬勃發展、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也為數字人民幣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從國際形勢看,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正在開展數字貨幣研究。中國如果不進行前瞻性部署,將難以在數字貨幣領域搶佔先機。此外,形式多樣的虛擬貨幣正在加速滲透,並在一定范圍和場景內,以去中心化的模式在網絡上大規模交易。對此,中國如果不加以防范,可能會被侵蝕國家貨幣發行權。
數字人民幣既順應了貨幣形態演變的必然趨勢,也滿足了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的內在需求。根據中國信通院數據,2016年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22.6萬億元增至45.5萬億元,數字經濟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撐作用更加明顯。
未來,數字人民幣要實現穩健發展,還需積極應對多重挑戰。首先,國內法律需系統性調整相關內容,明確數字人民幣的法定地位和管理要求。目前,央行正在加快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修改,擬在相關條款中對數字人民幣作出規定。其次,中國移動支付普及程度高,特定時點交易量巨大,對數字人民幣的安全性、穩定性以及可持續性都帶來考驗。因此,在實務層面,中國還需加速數字人民幣場景建設,提升場景豐富度,讓數字人民幣隨時隨地觸手可及,彰顯數字人民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地位。最后,有關各方需加大對數字人民幣宣傳普及力度,突出數字人民幣的獨有價值和法定地位,讓公眾更全面了解並主動使用數字人民幣。
(李卓縵採訪整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