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神農英才”農業科技顯身手

紀文慧
2022年09月13日08:50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神農英才”農業科技顯身手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會議上,“神農英才”計劃推進情況備受關注。經過層層遴選,首批計劃共有49名農業科技領軍人才、202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選。

人才是強農興農的根本,我國目前已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盡管總量佔據優勢,但農業科技人才隊伍的整體結構卻並不合理,比如缺乏世界級科技大師、青年人才儲備不足、農業技術人才培養與產業發展脫節等。

補齊上述短板,關鍵在於農業科技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分層分類。通常來說,農業科技成果要經歷研發、推廣、規模化應用等環節,方能轉化為真正的生產力。上述環節缺一不可,每個階段的特點不同,決定了相應的人才培養方式也不盡相同。

以研發環節為例,農業科技原創研究投入大、周期長、回報慢,還會受到農業領域特有的自然災害等因素影響,需要為站在人才隊伍頭部的戰略科學家們提供持續、強有力的資源支持和機制保護﹔再比如推廣應用環節,農業科技工作成效的重點在田間轉化,培養懂技術、善經營的高素質農民是關鍵。

針對上述特點,我國在農業科技人才培養上已初步建立“戰略科學家”“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鄉村振興帶頭人”4支人才隊伍。

當下,覆蓋農業科技研發應用全周期的人才隊伍已經連線成網,還需夯實基礎,不斷提高人才隊伍建設質量。

首先,農業戰略科學家和領軍人才作為“關鍵少數”,對破解農業科技領域“卡脖子”難題舉足輕重,應堅持提前布局與長周期培育。一方面,通過出台專項培育計劃、建立戰略人才庫、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優化科技投入模式等方式,為前沿科技人才長期穩定研發提供支撐。另一方面,推進人才激勵機制改革,如完善基於績效考核的收入分配機制,加大對科技人才的薪酬激勵等。

其次,青年科技人才是戰略科學家隊伍的源頭活水,應加快破除制約其成長的因素。在觀念上,打破“論資排輩”的刻板印象,給予青年科技人才更多成長信心﹔在實踐中,放手讓青年擔綱領銜,增加其在承擔課題任務、分配科研經費等方面的比重。比如,“神農英才”計劃規定,45歲以下科技人才的入選比例不低於20%。

將農業科技落實到田間地頭、帶動農民增產增收的最后一環還是在廣大鄉村,應更加重視培育高素質農民和鄉村產業帶頭人。既要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提升基層農技人員素質,著力培育一大批種田能手、農機作業能手、科技帶頭人﹔與此同時,推動涉農院校教育與產業需求有效銜接,嘗試以定向招生、培養、就業的方式讓更多畢業生和技術人員下沉到鄉村,幫助農業科技在廣袤田野開花結果。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