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數字技術助推產業發展 產學研共拓基礎研發新路徑

王紹紹
2022年09月14日10:17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研制靶向藥物、現代農業的智能化管理能夠實現無人化開墾、全息技術將實驗室搬到了課堂……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支撐與賦能引擎,以5G、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數字技術正融入醫療、農業、教育等多種行業,不斷創新應用場景,驅動數字經濟加速發展。

清華大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副理事長孫富春做客人民網《人民會客廳》欄目時介紹,數字化技術發展共經歷四個重要過程,從產品數字化、工廠車間智能化到智慧城市建設,數字化的最終目標是使人更加智能,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深層交流,“大力發展數字化,更好發揮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作用,能夠引領中國經濟社會高速向前發展。”

“以集成電路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基礎是推動數字經濟良好發展的基石和核心,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國電子標准院集成電路評測中心主任任翔表示,為進一步提升數字技術基礎研發能力、促進數字產業健康發展,要加強基礎研究,突破關鍵技術瓶頸﹔依托我國市場優勢,針對各場景需求充分整合行業力量﹔重視技術標准研制,樹立並完善標准體系。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指出,在集成電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戰略性前瞻性領域,要發揮各項優勢,提高數字技術的基礎研發能力。對於企業在優化數字技術水平方面如何發揮作用,沐曦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陳維良認為,相關企業應關注市場趨勢,把握高性能、高能效等多種數字化需求,不斷推動產品研發迭代升級,提高產品質量和競爭力,從而為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提供底層支撐。

當前,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處於重要發展階段,在取得階段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新的挑戰。“在國家政策推動以及廣大科技人員的共同努力下,我國人工智能領域在人才培養方面邁上了新台階,人工智能方向的論文引用與專利數目已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孫富春表示,需要注意的是,我國人工智能技術仍存在引領性不足等問題,為推動人工智能進一步發展,亟需建立多層次的技術研發團隊,制造國家自主創新的人工智能產品。

談及人工智能的發展新趨勢,孫富春認為,生物智能、材料智能、量子智能、光智能等新興領域將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方向。在國家創新體系的推動下,中國將以成為世界人工智能創新中心為目標,有望在新興領域實現引領性成就。

隨著新一代數字技術發展不斷推進,人工智能已逐漸融入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應用場景需求日益多元。孫富春以醫療、農業、教育等領域為例,詳細描述了人工智能在各領域的應用場景。在他看來,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賦能作用,國家經濟將實現高速發展,整個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人工智能應用場景的推廣與創新,折射出人工智能產業的蓬勃發展生態。數據顯示,近五年來,我國智能產業規模持續壯大,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超過3000家。

同時,隨著數字產業發展步伐加快,數據處理需求激增,算力正成為數字經濟時代的核心發展動力。陳維良認為,作為整個數字經濟供應鏈中的重要一環,芯片等技術導向型產品迎來了新機遇。下一步,相關企業應從高性能、高能效、強通用性等角度進行產品研發,滿足雲端算力需求,為數字經濟、未來新計算范式提供技術支撐﹔同時,深化上下游企業合作,夯實產業鏈薄弱環節,合力解決現存供應鏈問題。

當前,以5G、“東數西算”工程為代表的新一代計算基礎設施建設已成為“新基建”的主導方向,如何運用新一代計算技術,推動國家相關產業發展?

任翔表示,當前,新型計算技術正步入創新變革期,技術產業生態處於全面滲透、跨界融合、多徑突破的新階段,為滿足時代需求、引領產業發展,建立技術標准具有必要性。

“通過聚合產業鏈上下游的力量,扎實做好標准、產業、生態有效銜接工作,能夠助力技術產品應用加速落地。同時,學術界和產業界要以開放的心態開展更大規模的合作,共同促進產業生態做大做強。”任翔進一步補充。(實習生尹柳玉對本文亦有貢獻)

(責編:孫紅麗、高雷)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