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2022年財經專題>>黃河安瀾

河南洛陽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趙紅旗
2022年09月15日09:33 | 來源:法治日報法治網
小字號

原標題:河南洛陽奏響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黃河之水天上來!在河洛大地,伊洛河匯入黃河,照亮了“最早中國”的文明曙光。

從文明源頭出發,伴隨著治黃興黃的歷史實踐,河南省洛陽市在歷史上多個時期都創造了令世人矚目的輝煌。三年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在河南鄭州召開,全景擘畫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嶄新藍圖。在新時代新階段,重振洛陽輝煌迎來重大歷史機遇。洛陽以黃河戰略為牽引,產業發展邁向更高質量,城市建設擁抱更高品質,鄉村振興實現良好開局,生態優勢更加厚植,黃河文化魅力彰顯,處處展現蓬勃向上的生機活力,奏響了新時代“黃河大合唱”。

共抓保護治理

黃河小浪底大壩下游不遠處,在黃河濕地成片的蘆葦蕩中,各類鳥群愜意棲居,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

在洛陽,以小浪底水利樞紐為界,大河出山入灘形成濕地,水道變寬、流速放緩,成為鳥兒的天堂。

鳥兒的青睞,緣於保護母親河的決心和定力,也是生態幸福感的真切所在。住在黃河邊的人都記得,多年前,黃河兩岸曾遍布採砂場、養魚塘,人守著黃河卻走不到黃河邊。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洛陽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堅持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統籌謀劃,形成了“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的生動局面。

如今在洛陽,黃河干流連同伊洛瀍澗治理及山區小流域“兩清一護”治理協同推進,堤防提升、灌區體系、引水補源、河道整治、生態修復、基礎設施建設等一攬子工程落地實施,不僅有效保障了黃河流域安瀾,而且重塑了洛陽生態屏障和綠色空間。

2021年,287公裡長的黃河生態廊道全線貫通,描繪了一幅薈萃山區峽谷、高峽平湖、平原灘區、美麗鄉村等多樣風貌的百裡畫廊。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走近黃河、親近黃河、擁抱自然,感受母親河生生不息的脈動。

傳承黃河文化

臨黃河而知中國,臨河洛而知華夏。

伊河之畔,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矗立千年﹔洛河沿線,中國古代五大都城遺址一字排開,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再現盛世隋唐氣象﹔伊洛之間,二裡頭夏都遺址博物館,揭開了“最早中國”的面紗﹔唐宮夜宴、洛神水賦、龍門金剛等文旅IP頻頻出圈、圈粉無數,引領黃河文化、河洛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的光彩……

黃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當下,洛陽聚焦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一手抓黃河文化遺產的系統保護,一手抓全國沉浸式文旅目的地建設,從全國大格局、以國際大視野著力打好“盛世隋唐”牌、“黃河文化”牌、“伏牛山水”牌、“國花牡丹”牌、“工業遺產”牌,形成了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文旅品牌矩陣。

與此同時,黃河的文化價值和生態魅力,也在植入洛陽城市的肌理。近年,洛陽著力塑造以“現代唐風”為主體的城市風貌,加快建設青年友好型城市,古今輝映的城市形象深入人心。同時,洛陽落實“生態留白”理念,依托濱河空間因地制宜打造游園濕地和社區體育公園,形成了顯山露水、魅力出眾的城市氣質。

如今,在水邊漫步,在步道徜徉,在社區體育公園運動揮汗如雨,在文博場館穿越歷史,在城市書房暢游書海……這就是洛陽城的文化美、水韻美,這就是洛陽人的幸福感、獲得感。

重塑發展新優勢

2022年中秋佳節,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在太空度過了中國空間站的首個中秋節。而他們所駐守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的對接運行,離不開洛陽軸承科技的支撐。

作為黃河流域重要節點城市,洛陽還擔當著全國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的重任。從揚起自創區龍頭到重塑重振高新區,從挂牌成立龍門實驗室到加快建設伊濱科技城,從打造科技產業社區到布局“飛地孵化器”,從大力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到深化科技體制創新……

如今,洛陽堅持以創新引領發展主戰略,把創新落到產業上,把產業落到風口上,加快促進創新鏈、產業鏈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條由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國產大飛機一飛沖天、港珠澳大橋全線貫通、“復興號”動車組馳騁南北、“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潛入萬米深海等一大批“大國重器”、超級工程的落地,都閃爍著洛陽創新、洛陽制造的光芒。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裡寫入胸懷間。洛陽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張藍圖繪到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