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育種:種子上天“拆盲盒”
【科技改變生活】
開欄的話
科技創新,就像撬動地球的杠杆,總能創造令人意想不到的奇跡。
這奇跡是什麼?
是田野裡“禾下乘涼夢”的感動,是屏幕前“天涯若比鄰”的喜悅,是高鐵上“半日行千裡”的暢快,更是仰頭間“天宮課堂”的震撼……
神州大地,科技,從未像今天這樣,以無處不在的力量,改變甚至創造著我們的生活。
細數科技之功,不僅在上天入地的恢宏與澎湃,更在尋常巷陌間的潤物無聲。科技乃國之利器,國家賴之以強,人民賴之以好。
科技在哪裡?她,就在你我身邊。本報今起推出《科技改變生活》專欄,好好說說這十年,那些深嵌在咱老百姓衣食住行中的科技含量,帶你品味生活因科技而美好的點點滴滴。
2947.8億斤!
這陣子,一說起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今年夏糧總產量,山東德州臨邑縣種糧大戶張心躍的心裡頭總是美滋滋的。風調雨順,加上農技專家指導到位,又是一個豐收年!
出好糧得有好種,論起夏糧小麥的幾員高產“猛將”,張心躍頭頭是道:“咱種的這幾種小麥特別對俺們這兒土地的脾氣。就說這‘魯原502’吧。麥穗大、麥粒多,捧在手裡沉甸甸的,稈子又粗又壯還不愛倒,前幾年,我還靠著它得過咱當地的‘小麥糧王’呢。這上過天的種子,就是不一樣!”
種子咋還上過天?
原來,“魯原502”正是我國依托航天育種技術育成的小麥新種。如今在北方累計推廣面積已近1億畝,2018年更成為我國第二大主推小麥品種。金燦燦的麥穗化作白花花、香噴噴的饅頭、面條,擺上了咱老百姓的餐桌。
航天怎麼育種?為什麼要到太空去育種?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國家航天育種工程首席科學家劉錄祥介紹,航天育種也叫太空育種,是讓農作物種子搭乘著返回式航天器,到太空“出趟差”,利用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等特殊環境作用,使這些種子裡的極少數產生基因變異,再回到陸地上,經過科學家多代篩選培育,最終形成特性穩定的新品種。
這趟“差”裡,究竟哪顆種子能被宇宙射線擊中、改變基因全是未知數。上過天后,幸運種子的后代“個頭”會明顯變高或變矮,有的果實會明顯變大或變小,有的則會突然增加了“抗病”技能。而科研人員的任務就是從這些“幸運兒”中篩選出我們想要的變異基因,育成新品種,因此,航天育種也被許多人比作“拆盲盒”。
這“盲盒”拆起來可謂驚喜不斷——位於北京通州的航天育種核心示范基地常年展示著各式各樣的太空種子新品種:口感近似獼猴桃的番茄、皮薄質脆的航椒系列……每年春夏,引得各地大農戶、種子經銷商接踵而來,“太空瓜果”就這樣悄悄來到你我面前。
“航天育種通過空間誘變加快了農作物種質材料的變異進程,縮短了選育周期,為我們提供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農作物種質基因源。”航天育種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趙輝說。
那麼,這“盲盒”拆起來安全嗎?
“當然安全。”趙輝介紹,動植物的進化得益於自然環境下的基因變異,而上過天的植物種子雖然發生了變異,但並沒有外源基因的導入,僅僅是提高了變異頻率,這些變異與自然變異無異。而科研人員也通過相應的品質檢測和多年的品種應用証明了航天育種的安全性。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美、蘇開啟了太空種子搭載試驗。而直到1987年,我國第九顆返回式衛星首次將一批農作物種子送向太空,才揭開了中國航天育種的序幕。30多年來,伴隨著我國航天事業和育種科研的不斷進步,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持續研究和應用這一技術的國家,目前已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而今算來,我國已育成航天主糧和蔬菜等作物品種數百個,累計推廣種植面積超過280萬公頃,增產糧食約16億公斤。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惠及國計民生,航天育種與有榮焉!
幾個月前,在太空出差183天的神舟十三號乘組順利返回地球。和三位航天員一起回家的,還有來自全國50多家育種單位的種子,等待著它們的又是新一輪的播種與期待。而與天和核心艙會合的“問天”,又帶去了新的一批農作物種子。
攥緊中國種子,端穩中國飯碗,航天的力量正讓更多人看見。
(本報記者 楊舒 本報通訊員 袁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