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力持續釋放 新國貨引領消費新潮流
在安徽合肥,淮河路步行街國慶期間客流量達到193萬人次,銷售額約8億元﹔在湖北十堰,全市重點商超黃金周實現銷售額4.03億元,較去年同比增長6.6%﹔在上海靜安,9家購物中心和百貨7天累計實現銷售額6.07億元,同比增3%……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多地節日消費市場繁榮有序,點燃假日消費熱潮。
消費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也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8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由降轉升,可以看出,居民消費潛力持續釋放,消費回暖的勢頭延續。
具體從購物需求上來看,如今的消費者在品牌及產品的消費上回歸理性,不再盲從追大牌,也不再人雲亦雲買爆款,而是真正選擇自己喜歡的產品。在此背景下,國產品牌正在加速佔據消費者的購物車。
國貨崛起呈加速發展態勢
根據拼多多發布的《2022多多新國潮消費報告》顯示,過去一年,新國潮、新國貨品牌明顯加快了上行新電商的步伐,入駐平台的品牌數量同比增長超過270%,並先后涌現出327個過億元品牌。
今年以來,拼多多先后推出多個扶持制造業的專項活動。在此前的618大促期間,國內制造業品牌迎來全面爆發,平台手機、家電、美妝、日化等行業均實現同比翻倍增長。其中,手機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48%,家電全品類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03%,美妝行業全品類銷量同比增長122%、日化行業全品類同比增長110%。
在新國貨的用戶群體中,年輕化成為顯著特點。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2年輕人國貨消費趨勢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年輕的消費者們較以往購買了更多的國貨商品。在形成一定銷售規模的品牌中,95后國貨用戶數佔比同比提升11%。
該報告認為,年輕的消費者通過豐富多樣的國潮消費形式,年輕的心在歷史文化沉澱的精神中找到了韻腳,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了日常生活。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95后購買“中國紅”元素的商品銷量增長超3倍。
另有調研數據顯示,59.5%的消費者對國貨品牌非常看好、支持國貨發展,可見,新時代背景下,國貨正在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支持,擁有匠心精神的“中國制造”正在成為這個時代消費者青睞的對象。
高品質國貨引領消費新潮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過40余年的蓬勃發展,為國貨崛起提供了肥沃土壤。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品牌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
國貨品牌崛起的背后有著哪些深層次原因?對此,中金公司消費行業首席分析師郭海燕曾表示,國貨消費賽道興起的動力不僅是消費者的民族自信與文化自豪感隨著我國經濟實力增強的提升,還倚賴中國產品和品牌在品質、設計、技術、創新能力等方面的全新高度,以及供應鏈、物流、大數據、互聯網等新基礎設施的強大支持。
消費者在面對中國品牌時,更加追求高品質、高性價比的消費,這也啟發了企業在研發和推廣產品時,必須不斷樹立起屬於自己的品質感,持續提升口碑,才能夠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以主打國潮風的新中式烘焙品牌虎頭局為例,國慶期間全國68家門店實現了超千萬的銷售業績,這得益於其在今年快速提升了門店規模,同時積極優化布局供應鏈,構建標准研發、標准體系改造能力。比如以大米為基礎原料替代面粉,建立能夠適配全球供應鏈的高標准半成品生產標准等。
對此,虎頭局創始人胡亭解釋道,隨著文化自信的提升,某些產業或將出現定義全球標准的企業集合,“比如我們所在的烘焙行業,就有機會把中式烘焙定義標准,將基礎粉料、餡料等原材料,從種植、生產、售賣,做三段強標准強文化的市場輸出。”
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市場營銷研究中心主任郭國慶看來,國貨品牌加速崛起,離不開企業自身的品牌建設,比如深耕深度挖掘市場需求,注重場景沉浸式購物體驗﹔掌握消費行為新特征,精准匹配客戶個性化需求﹔傳統產品不斷創新升級,產品量大面廣﹔注重品牌建設,重視企業社會責任等。
國產品牌如何應對機遇與挑戰?
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品牌價值500強”榜單中,我國入圍企業84家,比2017年增加27家,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紡織服裝、建筑工程、金融、互聯網、電子商務等領域涌現眾多全球知名品牌,“中國橋”“中國港”“中國路”等名片享譽全球。
當前,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而品牌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象征,加強品牌建設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徑。有專家表示,在此背景下,我國內需潛力將不斷釋放,深度挖掘市場需求,增強企業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反應能力和調整能力將成為新國貨穩步前行的關鍵所在。
該專家還表示,國產品牌在中國未來經濟發展的進程中,必定是一股強勁的推動力量,要用政策的疊加和政府的引導,把國產品牌的市場主體內在動力迸發出來,通過創新不斷地提升產品品質,夯實品牌發展基石。
胡亭則從兩個方面給出了建議:一是要在供給側提效提質,這就需要環境的營造,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企業要有耐心﹔二是當前的消費已漸趨理性,而主力消費群體也處在一個迭代周期裡,他們的消費場景、消費習慣、口味偏好、支付能力等都有很大的不同。“能夠跟隨消費群體迭代及時做出改變,將有助於國貨品牌搶佔市場。”她說。
品牌建設非一日之功,也非一人之力能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洪群聯表示,要全面提高認識、多方協同發力,企業厚植工匠精神、追求精益求精、打造百年品牌,政府積極主動作用、加大政策支持、營造良好環境,全社會愛護品牌、享受品牌,久久為功共同推動中國品牌建設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