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報告顯示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總體下降 風險抵補能力更強

2022年10月11日17:06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 (黃盛)近日,《清華金融評論》發布的“2022中國銀行業排行榜200強”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率逐季下降,金融資產質量持續改善,撥備覆蓋率逐季上升,大型銀行存在下調空間。同時,金融科技助力商業銀行數字化轉型提速,多家銀行制訂和實施數字化或金融科技戰略規劃﹔金融科技投入佔比提升,頭部效應明顯,並且國有大行及領先的股份行率先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黨委委員、副研究員、金融發展與監管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清華金融評論》執行主編張偉對此表示,最近十年,甚至是最近二十年,我國銀行業總體上也交出了非常令人滿意的答卷。同時也要客觀、辯証地看待我國銀行業發展面臨的機遇與挑戰,特別是我國銀行業的盈利能力與我國經濟增速存在背離、信貸資產質量與微觀經濟主體表現存在背離、資本充足程度與金融體系整體風險存在背離以及上市銀行的經營績效與資本市場估值存在背離的現象,需要重點關注和深入研究。

中國工商銀行現代金融研究院副院長、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殷紅表示,在政策環境方面,銀行業監管機構會鼓勵銀行將更多資產投向低碳領域,要求銀行壓降並管理其資產結構裡的高碳、高污染行業敞口規模,未來將推行環境風險信息的強制性披露等﹔在產業環境方面,銀行業的經營市場由於實施低碳轉型的原因,會帶來新發展機遇,而傳統領域如果不轉型,會面臨新風險﹔在市場環境方面,投資人對低碳的訴求、對低碳產品的需求會越來越迫切。下一步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戰略目標、治理架構、產品創新、風險管理、信息披露方面,都要考慮碳中和因素。

中金公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張帥帥認為,我國銀行業可能進入到了供給側改革的新階段,一是地產、基建類傳統業務需求放緩,二是持續處於強監管周期,三是數字化轉型的不斷推進需要銀行做出改變。

中銀証券銀行組首席分析師林媛媛提到,近些年來,從監管治理來看,銀行整體合規經營及風險防控能力有明顯的提升,但在當下復雜多變的經濟環境下,銀行業經營面臨一定的壓力,包括來自需求持續提升及息差定價方面的壓力。銀行在商業可持續和承擔社會責任方面需要找到適當的平衡點。

(責編:王連香、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