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滿足多元化乳制品需求 持續深化全球創新協同

“進博會作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窗口、高水平開放的載體、多邊主義的舞台,不僅與世界分享了中國市場機遇,也為中國企業拓展海外業務帶來了廣闊空間。”第五屆進博會期間,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做客人民網“人民會客廳——進博時刻”訪談欄目時提出,伊利連續五年參展,借助進博會的溢出效應,不斷豐富供應體系,持續深化全球協同創新,海外業務拓展穩中有進,全球市場版圖加速擴大。
伊利集團執行總裁劉春喜接受人民網採訪。
當前,數字經濟日新月異,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數字化轉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數字技術可以增強企業與時俱進的核心競爭力,帶動全產業鏈的提質增效,持續提升消費者的購買體驗。劉春喜認為,乳企要運用好數字化手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完善組織機制,筑牢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二是啟動“數智引擎”,激發數字化轉型的動力﹔三是搭建運營平台,豐富數字化轉型的場景。
面對消費者高端化、品質化和個性化的乳制品需求,伊利致力於打造滿足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消費場景的健康產品。劉春喜介紹,伊利主要從以下幾方面深入多品類產品創新研發,促進從研發“好牛奶”到打造“好乳業”的轉變:一是布設全球創新網絡,構建“產學研用”創新生態。圍繞乳業研發的重點領域,伊利先后在中國、荷蘭、新西蘭、日本和印度尼西亞設立了15家創新平台,開展全產業鏈創新合作,加強乳制品營養基礎研究﹔二是推動重大科研項目落地,助力乳業科技自強自立。近五年,伊利承擔國家、自治區重大科技專項和各類科技計劃項目30多項,通過創新賦能更好地滿足消費需求﹔三是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推動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伊利在母乳研究、乳品加工技術和新產品開發等方面取得了多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累計獲得國內外專利授權3489項。
近年來,相關部門要求加快節能降碳先進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倡導綠色消費。“邁向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新征程,乳企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不斷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進一步強化產品、產業、消費等方面的技術創新,帶動全產業鏈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引領綠色消費潮流。”劉春喜提出,乳企作為營養健康產品的提供者,要肩負起應盡之責,引入先進的環保技術並融入每一款產品,不斷完善多元化產品矩陣﹔其次,要不斷加強各環節的綠色管理,應用數字化技術、搭建協作平台、明確執行路線,全方位構建零碳產業﹔此外,要倡導綠色消費,共創零碳未來。伊利積極倡導綠色消費、守護地球家園,結合品牌理念、創新產品、環保包材、公益活動,打造多元化的零碳消費場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運行9908公裡!首趟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順利抵達德國
- 人民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王連香)據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消息,德國時間11月5日22時30分(北京時間11月6日5時30分),首趟從中國西安開往德國杜伊斯堡的境內外全程時刻表中歐班列,滿載光伏逆變器、電動壓縮機、吸塵器等貨物,運行9908公裡,歷時11天1小時35分抵達德國杜伊斯堡,這標志著中國段、寬軌段、歐洲段中歐班列運行時刻表首次實現全程貫通,國內始發站與德國終點站的運輸時間有了更加穩定的預期,中歐班列高質量發展邁入新階段。 為進一步提升中歐班列市場競爭力,向廣大客戶提供更加穩定的運輸時效,中國、德國等七國鐵路聯合制定了《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編制與協作辦法》,根據客戶需求,國鐵集團於今年初啟動了中國至歐洲4條線路的中歐班列全程時刻表編制工作,經與沿線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鐵路多輪磋商,10月份完成了西安至德國杜伊斯堡全程時刻表編制工作,並於10月26日起,正式在西安至杜伊斯堡間試運行。…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