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中國大市場 世界新機遇

本報記者  王俊嶺
2022年11月09日05:3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圖①:11月7日,觀眾在第五屆進博會都樂展位了解進口水果。
  唐 克攝(人民視覺)
  圖②:11月7日,觀眾在第五屆進博會霍尼韋爾展位體驗飛行模擬器。
  唐 克攝(人民視覺)
  圖③:11月6日,在進博會食品及農產品展區的光明母港(上海)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展台,人們在參觀智能種子農場。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圖④:11月6日,觀眾在體驗旭化成公司的下一代車內空間概念模型。
  唐 克攝(人民視覺)

  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南廣場的大型花壇。
  翁奇羽攝(人民視覺)

  迎五洲客,計天下利。第五屆進博會上,來自全球各地的參展商雲集上海“四葉草”,共享中國開放發展帶來的巨大商機。

  企業和客商熱情奔赴的背后,是中國大市場釋放的巨大吸引力,是對中國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消費升級 

  全球好貨銷路寬

  超14億人口、4億多中等收入群體,連續多年成為全球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每年進口商品和服務約2.5萬億美元……在不少外國客商眼中,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的“磁力”十足。

  14億多人的幸福生活,少不了豐盛的餐桌。每屆進博會,美國泰森食品的展台前都會排起長長的隊伍,今年也不例外。伴隨著美食的香味,前來嘗鮮的人絡繹不絕,隊伍長度有增無減。據了解,泰森食品在第五屆進博會期間全球首發了吮指鹵辣風味雞翅新品。該產品採用非油炸的健康蒸烤工藝,充分鎖住雞翅水分,將10種香辛料按黃金比例調味,進一步貼合中國消費者的胃口。

  “我們預計,中國消費者對於健康飲食和優質蛋白的需求會全面升級。”泰森食品中國區公共關系高級總監周權說,中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為美國企業帶來了廣闊的投資機遇和發展空間。泰森食品希望借助進博會等開放平台,將更多全球優質食品引進到中國,在積極服務中國餐飲消費需求升級的同時,與各國企業共同努力把握好中國機遇。

  14億多人的幸福生活,意味著貨架將更充實。盧旺達姑娘艾米·奇博格來中國已經3年了。今年,她把家鄉的辣椒、黑茶、咖啡、牛油果汁等特色農產品擺上了進博會的貨架。“在中國四川、重慶、湖南、江西等多山地區,居民非常喜歡吃辣椒。盧旺達山巒重疊、土壤肥沃,辣椒品質也非常高呢!”她忙不迭地向參觀者們介紹。

  艾米·奇博格告訴本報記者,透過進博會,自己對中國市場有了新的認識。“我發現,在中國,年紀大的消費者普遍比較喜歡喝茶,年輕的上班族則更喜歡咖啡和奶茶。”她說,中國的現代化發展不僅為非洲國家帶來巨大商機,也給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學習范本。“下屆進博會,我還會來這裡!”

  消費升級,居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不斷增長。今年,拜耳集團帶來一款在中國首展的CT高壓注射系統——Centargo。據了解,CT(計算機X線斷層攝影機)被廣泛應用於各醫院的放射和急診部門,其優點是成像迅速,缺點則是對部分疾病的診斷不夠清晰。如果搭配造影劑使用,就能提升醫療影像的准確度。Centargo通過3個活塞式注射通道,搭配信息化和智能化模塊,可以有效提升CT增強掃描的效率和成像質量。

  拜耳集團管理委員會主席沃納·保曼說:“自5年前首次參加進博會以來,拜耳就積極聯合中國合作伙伴展示我們最新的研究成果。進博會極大地推動了拜耳這樣的跨國公司共享中國機遇、融入中國經濟發展。今年拜耳的參展規模較去年擴大了50%,希望更多人能夠在拜耳展台收獲精彩體驗。”

  技術精進

  生產生活質量高

  中共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在第五屆進博會上,服務高質量發展成為不少外企瞄准的方向。

  有的帶來新型材料——

  輕輕按一下,水杯就被壓成一塊月餅大小,輕鬆放進口袋。這不是魔術,而是挪威埃肯有機硅公司在進博會上帶來的一款有機硅材料產品。據介紹,有機硅材料用途十分廣泛,醫療植入、車燈粘接密封、日常洗護用品制造、風力及太陽能發電等,都有它的身影。

  “中國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必然伴隨著對高精尖材料的需求升級。如今,外國優質產品和產能進入中國市場,而中國市場孕育的新產品新技術也正在反哺國外。”埃肯有機硅配方產品線亞太區商務總監張群利對本報記者說,埃肯將歐美工廠生產的優質有機硅原材料和中間品出口到中國,在中國生產的很多有機硅下游商品也出口到海外,最終形成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局面。

  有的發力垃圾處理——

  連續5年參展的日本三菱重工集團是進博會的“鐵杆粉絲”。今年,三菱重工帶來了燃氣輪機、空調制冷設備、垃圾焚燒設備、軋鋼生產全套設備等四大類產品,為中國環保事業提供助力。

  在日本三菱重工業株式會社中國總代表久保隆看來,中國高質量發展強調綠色低碳,給市場帶來新機遇。“讓綠色發展理念變為現實,要靠一款款產品和一項項技術來加以實踐。比如,隨著發展水平提高,中國人均垃圾產生量快速增長。為此,我們專門帶來了一款最新的‘V型爐排’,使高含水率、低熱值的生活垃圾實現充分燃燒並用於發電,最大限度‘變廢為寶’。”

  還有的聚焦工商業服務——

  從全能型清潔機器人,到新能源高壓熱水深度清潔車,再到全自動往復式龍門洗車機器人,對於連續五年參加進博會的德國卡赫來說,今年帶來的“全球首發、中國首展”新品更多了。

  “進博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平台,在這裡,我們可以向中國乃至全世界的消費者展示卡赫服務工商業的設計理念、產品性能和技術細節。我們的在華銷售業務也蒸蒸日上。”卡赫中國副總經理、首席財務官柯瑞霖對本報記者說。

  開放擴大

  合作共贏空間廣

  以開放紓發展之困、以開放匯合作之力、以開放聚創新之勢、以開放謀共享之福……在第五屆進博會上,中國再次發出了時代強音,呼吁推動經濟全球化不斷向前,增強各國發展動能,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國人民。

  “共創開放繁榮的美好未來”所釋放的積極信號,獲得了廣泛認同。

  在伊朗貿易商邁赫迪·馬哈塔的詞典裡,“中國市場”和“大海”已經畫上了等號。特別是得益於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伊朗出產的開心果、藏紅花、波斯地毯等商品可以更加順暢地銷往中國,而進博會恰恰是幫助中國消費者了解伊朗商品的獨特窗口。邁赫迪·馬哈塔對本報記者說,中國居民生活水平將會持續提高,消費者也將更願意嘗試各種來自海外的新鮮事物,“我對在華生意的前景充滿了信心。”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鐵礦石業務亞太區市場董事總經理達特·奧利維拉說,自1973年向中國出口第一船鐵礦石至今,淡水河谷已向中國累計供應了逾28億噸優質鐵礦石產品。在他看來,進博會不僅僅是企業展示產品和服務的場所,更為各國之間商業、技術和文化交流打造了一個國際公共平台,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進博會體現出中國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與世界共享市場機遇的堅定決心,這十分讓人欽佩。”他說。

  印度尼赫魯大學外交學教授斯瓦蘭·辛格認為,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在短短40多年裡創造了發展奇跡。對於處在類似發展軌跡上的新興經濟體而言,中國的發展模式吸引力很大,中共二十大確立的中國式現代化也有望為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一個新的選擇。“中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現代化進程與世界其他地區緊密相連。因此,進博會釋放的開放信號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對作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的印度而言,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勢在必行。”斯瓦蘭·辛格對本報記者說。

  大江大河奔騰向前,開放大門越開越大。來自五湖四海的企業正踴躍參與中國現代化進程,共享中國市場機遇,共創美好未來。

(責編:趙欣悅、岳弘彬)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