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為世界濕地保護修復貢獻中國智慧

2022年11月15日08:5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為世界濕地保護修復貢獻中國智慧

11月5日至13日,中國武漢迎來《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以下簡稱濕地大會)。一幅幅碧水青山、生態和美的壯麗畫卷也在中國的神州大地徐徐展開。從高原濕地到沿海紅樹林,從塞北綠洲到江南水鄉,中國不同類型的濕地,如同一顆顆閃亮的寶石,點綴著藍色星球。

伴隨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作為全球生態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濕地,面臨著保護與修復的挑戰和機遇。而科技在濕地保護與修復中的作用,也日益凸顯。在本次濕地大會上,發力濕地生態保護,強化科技支撐,已成為與會者的共識。

“地球之腎”面臨不可承受之重

濕地、森林與海洋並稱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並被稱為“地球之腎”。它們是生命的搖籃,也是物種寶庫,具有涵養水源、淨化水質、儲洪防旱、調節氣候、儲碳固碳等多種生態功能。

保護濕地健康,維持濕地功能,成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必修課題。

澳大利亞查爾斯特大學農業、水、環境研究所教授科林·麥克斯韋·芬列森介紹,根據《濕地公約》的定義,沼澤地、濕草地、鹼草地、泥炭地或水域,無論是自然形成的還是人造的﹔無論是永久的還是暫時的﹔不管是靜態的水還是流動的水﹔不管淡水、咸水或介於兩者之間的水,隻要水域的深度低潮時不超過6米,即可定義為濕地。包擴12種濱海和海洋類型,20種密度類型和10種人造濕地類型。

“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可助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提升濕地管理水平,能帶來健康食物和水資源安全等方面的有效利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涂瑞和說,濕地生態系統涵蓋並兼容陸地與水域,生物資源極其豐富,在幫助人類應對氣候變化、減緩生態系統退化和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削減污染這三大全球環境危機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然而,人類活動給濕地帶來了不利影響。盲目開墾導致天然濕地數量和面積縮減,過度捕撈和採集濕地的生物資源,過多的污染物排入濕地,水資源的不合理利用等,都會導致濕地生態功能明顯衰退和下降,濕地生物多樣性受到損害。因此,濕地保護現狀並不樂觀。

去年12月,《濕地公約》秘書處發布一份全球濕地展望報告並提出警告,1970年以來全球濕地面積減少了35%,消失速度是森林消失速度的3倍,超過四分之一的濕地物種遭遇滅絕的風險。

人類活動尤其是農業開發,是造成濕地退化的主要驅動因素,超過半數的國際重要濕地遭到農業用地破壞。同時,城市化進程是城市周邊濕地萎縮或消失的主因。

涂瑞和認為,中國濕地種類齊全,濕地數量位於世界前列,具有全球保護意義。從國情出發,要取得同等保護成就,就得比多數國家付出更多的努力,這也是中國生態環境保護歷程的一個縮影。

“中國模式”助力全球濕地保護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相關負責人說,自1992年加入《濕地公約》以來,我國濕地保護經歷了摸清家底、搶救性保護、全面保護3個階段,實現了濕地保護事業的歷史性飛躍。中國濕地保護已經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並形成濕地保護的“中國模式”。

30年來,我國逐步建立濕地保護修復制度體系、法律法規體系、調查監測體系,實施了3個五年期的《全國濕地保護工程規劃》,指定了64處國際重要濕地,13座城市獲得“國際濕地城市”稱號,完成了4100多個濕地保護修復工程項目,建成國家濕地公園901個,國家濕地公園總面積達360萬公頃。

今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濕地保護法》(以下簡稱《濕地保護法》)開始施行,這是我國首次針對濕地保護進行立法,標志著中國濕地保護進入法治新時代。

《濕地保護法》正式確立了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制度,使國務院林業和草原主管部門和各省(區、市)20余年來開展的濕地分級管理工作在法律層面得到確認,濕地分級管理工作將步入快速發展階段。

我國對濕地實行分級管理,按照生態區位、面積以及維護生態功能、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程度,將濕地分為重要濕地和一般濕地。重要濕地包括國家重要濕地和省級重要濕地,重要濕地以外的濕地為一般濕地。重要濕地依法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據介紹,我國現有國際重要濕地64處、國家重要濕地29處、省級重要濕地1021處。

“濕地保護分級管理有利於實現濕地保護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濕地保護與合理利用的‘雙贏’,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北京林業大學生態與自然保護學院副院長張明祥教授表示,中國濕地實行分級管理對全球具有借鑒意義。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華東調查規劃院副院長劉道平介紹,2019年到2022年,連續4年發布的《中國國際重要濕地生態狀況白皮書》表明,我國國際重要濕地面積有所增長,水質進一步改善,生物多樣性豐富度提高。

本次濕地大會上,《濕地保護法》已被翻譯成英文,向世界各國代表及濕地保護領域的專家,也給其他國家提供了一個濕地保護的范本。

合力攻關讓科技賦能生態進步

“遙感調查技術、湖泊沉積物及污染信息獲取技術、湖泊關鍵原位採樣與快速測定技術等技術的應用,以及中國湖泊基礎數據庫的逐步構建,為湖泊治理保護精准施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中國科學院南京分院院長楊桂山說。

濕地保護和恢復,離不開科技引領支撐。“十三五”以來,科技部通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實施投入約1.2億研發經費,圍繞濕地保護修復,部署實施多個重點研發項目,為黨的十八大以來濕地生態保護的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提供了強大的科技助力。

武漢是以科技支撐濕地保護和修復的典型代表。作為《濕地公約》第二批認証的國際濕地城市,武漢境內有165條河流、166個湖泊,濕地面積佔全市面積的89%。武漢濕地保護修復任務重、難點多,但科技卻在保護修復工作中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湖北省林業局副局長、研究員宋叢文介紹,他們對武漢市不同濕地類型和不同生態功能的濕地,開展了保護與修復的試點研究,取得一系列科技成果並進行了推廣。同時,他們對武漢市的濕地開展定位觀測和全面監測,建立了濕地感知系統。

“我們還將在研制、研發濕地保護修復的工程技術標准體系上下功夫。”宋叢文說,湖北設有濕地基金,以吸引社會力量支持濕地的科研工作。

在11月12日濕地大會舉辦的科技支撐生態保護及國際履約論壇上,與會的國際組織代表、政府代表、學者代表和管理部門代表等,也聚焦並探討了在濕地保護和恢復中科技發揮的力量等問題,發布了《強化濕地保護管理科技支撐全球倡議》(以下簡稱《倡議》)。

《倡議》圍繞科技促進濕地生態保護和修復,從六個方面發出呼吁:倡導近自然的濕地保護和修復理念,加強濕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響應研究,推動跨區域聯合性濕地大科學計劃,構建全球濕地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網絡合作機制,促進高新技術在濕地領域的應用,提升濕地科技在社會發展中的影響。

《倡議》希望通過全球科學組織、科研機構和科學家共同努力,使濕地科學和技術取得新的突破,讓更多高水平、高質量的科技成果服務於全球濕地生態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為全球實現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

(責編:趙竹青、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