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和龍市:鄉村振興有方法,大米香甜進萬家

中國百姓祖祖輩輩吃大米,對大米的依戀如同鄉愁一般,鐫刻在我們的基因之中。新鮮優質的大米,在燜煮時就能飄香千米,勾出塵封已久的食欲。待到盛出開飯,晶瑩的米粒、滿口的香甜,瞬間讓食客回到童年記憶之中。大米是母親的巧手在平淡生活中創造出的花朵,最無論離家多遠都能品嘗到的溫暖。今天,我們把目光投向一個盈滿大米香甜的地方——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和龍市。
朝鮮族地區是我國北方著名的“水稻之鄉”。享有盛名的延邊稻米,晶瑩剔透,清香扑鼻。和龍市位於朝鮮族自治州南部,土地總面積506861.55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479017.13公頃,佔總面積的94.52%。這座美麗富饒的東北小城,正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大步邁進。
鄉村振興,農民笑容更燦爛
國家的報告多次提出了對“糧食”的關注——“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還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戰略支撐。
近年來,和龍大米聲名鵲起,新鮮優質的大米銷往更多遠方城市。據報道,“和龍大米味道香甜,我們這邊人都喜歡吃,另外和龍是我們寧波對口扶貧城市,那裡山清水秀東西品質好,所以我們連續兩年採購和龍大米給職工搞福利。”浙江省寧波市鄞州銀行去年春節從和龍採購了1050公斤大米,受到員工廣泛好評。
和龍市各級政府、基層組織都積極致力於鄉村振興,積極推廣本地農產品,讓農民增加收入。除了大米,各類農產品的產業化都逐漸走向成熟。在和龍市委、市政府的努力下,辣白菜、大米、野山參、林下靈芝、桑黃等五大主導產業已經開始顯現他們的帶動作用,給集體經濟分紅、提供就業崗位、農產品附加值提升貢獻力量。
農產品比以前賣得更快、價格更高。農民們在家門口銷售本地特產,辣白菜、大米、野山參、林下靈芝、桑黃、林蛙油、鬆籽……同時為了推動這些優質農產品的銷售,和龍拓展銷售思路,結合和龍優質旅游資源進行營銷,推出共享稻田、鄉村旅游觀光加農產品採購線路,近年開始在上海、寧波等十個大中城市建立銷售網點,推動農產品走高端路線。
同時,各產業發展也創造了就業機會,越來越多的和龍市年輕人選擇留在家鄉,不再像過去那樣拋家舍業、背井離鄉。經濟收益不斷提升,就業形勢持續好轉,家家團聚不再分離,和龍的農民笑容更燦爛了。
人文建設,民風淳朴有魅力
韓劇裡,觀眾總能看到韓國民眾的餐桌上擺滿了辛辣、涼爽的小菜,酸甜的冷面讓人胃口大開,烤盤上滋滋冒油的五花肉讓人垂涎欲滴,用蘇子葉包上咬一口,齒頰留香!
“共享稻田”項目是和龍市近年來大力推廣的人文經濟建設項目,上文提到的寧波市鄞州銀行職工們就參加了和龍的共享稻田項目,每人認領一定面積的水稻田,可以通過視頻查看稻米生長情況。參加了“共享稻田”的全國各地人民,在品嘗了香甜的和龍大米后,都想去和龍旅游參觀。
和龍市光東村、延安村等村還借此發展了民宿旅游。在廣袤的田野上,一排排木制小屋,一棟棟畫著美麗圖案的民宿和小院落,每年都接待大量游客,特別是五一、十一節慶,全國各地大批游客紛至沓來,賞民族歌舞,品朝鮮族美食,看淳朴的自然風光。
有香甜的大米,有鮮亮可愛的朝鮮族服飾,還有淳朴的民風。越來越多對朝鮮族文化感興趣的“驢友”開啟了他們的和龍之旅。
未來可期,貧困縣有大發展
現在百花齊放的和龍市,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桑黃產業的興起是和龍市靠產業致富的一個縮影。
圓蔥曾是八家子鎮種植的主要農作物。但是,圓蔥附加值低、受市場影響波動大,始終無法讓村民徹底擺脫貧困。
五年前,和龍市重新謀劃發展路線,大膽提出利用自然條件優勢,結合科學技術,種植高端作物。在聯系當地一家科技生物公司進行科研考察后,他們驚喜地發現,這裡的自然條件非常適合繁育桑黃。桑黃又稱“森林黃金”,市場價可達每公斤六七百元。之后市政府開展東西部對口幫扶協作,和龍市與寧波市鄞州區結成幫扶對子,八家子鎮獲寧波援建幫扶資金1765萬元,給桑黃產業立項再添良機。他們流轉南溝村、河南村35公頃土地,種植了71.8萬袋桑黃。2019年,八家子鎮利用東西協作扶貧資金2400萬元,在河南村重新維修冷棚15棟,種植桑黃13.5萬袋;南溝村新建120棟冷棚,種植桑黃58.3萬袋。
據報道,桑黃產業讓全鎮771戶1337名貧困戶脫了貧。依托東西部對口幫扶協作平台,和龍在全市范圍內建設了1000余座桑黃大棚,同時,當地還推動桑黃產業向精深加工全產業鏈發展,龍頭企業、村集體和村民形成了產業帶動、利益聯動、效益共享的發展機制,全市不僅有6700多名脫貧戶通過產業分紅增加收入,還吸納解決脫貧戶就業500多人。
2019年11月18日,和龍市入選“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先試支撐體系建設試點縣”。這個貧困縣的努力被更多人看到,讓更多人動容。
未來五年,和龍繼續將發展農業農村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將和龍打造成為“特”“優”現代農業新高地,努力推動辣白菜、大米、野山參、林下靈芝、桑黃五個主導產業,蜂蜜、鬆籽、油香雞、林蛙油、冷水魚五個優勢產業發展。和龍市也將啟動綠色健康食品產業園建設,在精深加工上尋求突破。圍繞五大主導產業,建項目、建基地、建品牌,優化產業布局、優先發展骨干企業,著力打造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富民產業,確定發展目標和支持措施,將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機結合,集中發展綠色生態產業,讓農民在創業中增收,靠產業致富。
曾經的“貧困縣”,現在的排頭兵,逆襲還在繼續。這座縈繞著米香、孕育著“森林黃金”的東北城市,正吸引著更多人去品嘗她的香甜、探索她的奧秘。(岳彩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