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研究人員利用測年新方法揭秘復雜沉積物年齡

2022年11月18日08:47 | 來源:光明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研究人員利用測年新方法揭秘復雜沉積物年齡

   新華社蘭州11月17日電(記者張文靜、呼濤)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和中國科學院青海鹽湖研究所等研究人員共同合作,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種可用於復雜沉積物測年的單顆粒釋光測年方法。這個新的測年方法有望解決干旱區復雜沉積物的測年瓶頸。

   蘭州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教授李國強介紹,亞洲中部干旱區是全球最大的內陸型干旱區,是北半球最重要的粉塵源區,其不同時間尺度氣候變化及驅動機制是准確預測及應對未來干旱區氣候變化的重要科學依據。利用光釋光測年方法、放射性碳14測年方法等多種方法為亞洲中部干旱區沉積物准確測年,是揭示該區域環境形成演變、理解氣候變化和機制以及揭示我國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與影響的重要前提。

   據介紹,光釋光測年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測年方法,已成功應用於有著簡單沉積歷史的沉積物測年,但很難對河流湖泊等有著復雜沉積歷史的沉積物進行准確測年。此外,盡管放射性碳14測年方法也可以為復雜沉積歷史的沉積物測年,但其應用有局限性,如亞洲中部干旱區沉積物存在可靠測年材料不易獲取的問題。

   李國強表示,研究團隊歷經七年成功建立了可為復雜沉積物計算年齡的單顆粒釋光測年方法,並驗証了新方法。“我們用新方法對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省化隆縣沙隆卡遺址的洪積物——古土壤沉積序列進行了測年,同時利用放射性碳14測年方法也進行了測年,對比驗証后,兩者結果一致,証明新方法有效、可靠。”

   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國際地學領域權威學術期刊《第四紀科學評論》。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