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跨境電商大有可為(開放談)

李鳴濤
2022年12月13日08:2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年來,中國跨境電商持續快速發展。據海關總署數據,2021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1.98萬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出口1.44萬億元,增長24.5%。跨境電商已經成為中國進出口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外貿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的重要渠道,是貿易方式創新的重要趨勢,也是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空間的貿易新業態。

  當下,中國正努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充分發揮跨境電商的戰略新通道作用可以進一步增強國內大市場的全球吸引力,有效釋放國內強大供應鏈的生產力,持續增強中國協同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

  中國跨境電商自上世紀90年代末開始起步,歷經B2B、跨境零售站、全球開店、獨立站、直播帶貨等多種模式,形成了龐大的產業規模和完善的產業鏈環境。一是跨境電商產業已經成為中國重要的貿易新業態新模式,包括跨境零售及B2B平台、跨境物流、第三方跨境支付、海外倉等在內的跨境電商產業鏈快速完善,產業生態活力持續增強。二是跨境電商成為帶動中國傳統貿易數字化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線上推廣成為傳統貿易企業的“標配”渠道,線上開店也成為眾多貿易企業的新選擇。三是跨境電商成為中國企業品牌建設的戰略新通道,“新國潮”品牌加速出海,以SHEIN(希音)、ANKER(安克)等為代表的來自中國的全球性品牌企業示范效應逐步顯現。四是跨境電商已經是中國擴大開放和政策創新的重要領域,165個跨境電商綜試區持續強化政策創新,成為建設中國跨境電商規范化發展、便利化服務的主通道。跨境電商快速發展所形成的產業基礎和主體能力,也將成為下一階段跨境電商更好發揮作用和價值的有力支撐。

  在關注跨境電商發展成績的同時,我們還應看到跨境電商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正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以往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難以為繼。長期以來,中國跨境電商企業以中小微主體為主,經營方式粗放,主要依托中國產品的高性價比在境外電商平台上大量開店鋪貨經營,受平台規則影響大,業務穩定性差。2021年4月開始的亞馬遜大規模封店事件對大量中國賣家造成了較大影響,加上近年來歐美國家對跨境電商進口商品合規化運營的要求越來越高,同時,平台廣告成本、運輸及倉儲配送成本、供應鏈成本、商品退貨成本等都在上升,也逼迫跨境電商賣家不得不改變經營模式。以商品品牌化、服務本土化、運營規范化、供應鏈綠色化、渠道多元化等為方向,跨境電商的轉型升級趨勢日漸明顯。

  當前,中國已經進入新發展階段,確立了“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跨境電商一直處於對外開放的前沿,中國通過跨境電商領域的主動開放政策,向全球充分釋放中國市場消費和中國制造供給的紅利。這既有利於通過跨境電商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發展,讓更多全球優質商品通過跨境電商渠道進入中國市場,滿足國內消費升級的需求﹔也有利於鼓勵更多的中國商品、中國品牌、中國服務通過跨境電商走出去,挖掘中國制造、中國供應鏈優勢開拓全球市場,把更多的消費福利帶給全球消費者。跨境電商服務的是全球消費者和採購商對優質商品的線上採購需求,連接的是各國眾多的生產商、品牌商、貿易商甚至個體網商,在技術驅動下搭建起一條高效率的線上貿易和交易通道。依托跨境電商新通道,中國企業第一次有了直接觸達全球終端消費及採購需求的廣泛能力,其戰略價值不言而喻。可以說,跨境電商已經成為推動中國實現高水平開放的前沿領域和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關鍵節點。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動貨物貿易優化升級,創新服務貿易發展機制,發展數字貿易,加快建設貿易強國”“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跨境電商作為數字經濟在國際貿易領域的重要業態,其出現和發展適應了貿易小額化、靈活化的發展需求,更適應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同時極大降低了國際貿易門檻,讓更多的中小微主體可以通過跨境電商尋找商機、拓展市場、銷售產品、創立品牌,呈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發展活力。

  (作者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

(責編:袁勃、楊光宇)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