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三:求真務實、創新賦能 以數智變革初心領跑時代發展

過去十年,在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增長的跨越中,風起雲涌的數字經濟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從2012年到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從11萬億元增長到了45.5萬億元,數字經濟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由21.6%提升至39.8%。在數字經濟發展的時代大潮之下,紫光股份旗下新華三集團從2018年開始舉行一年一度的“智·行中國”系列活動,與全國各地百行百業數字化實踐者共同探討數字化轉型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為數字經濟的發展注入更強大的力量。
2022年是行業轉型走向普及和深化的關鍵之年。如果說過去十年是數字經濟“大放異彩”的十年,那麼隨著“數實融合”做深、做實,那麼在未來十年,數字經濟的穩步推進,將推動數字產業深耕行業場景,加速務實創新,為時代變革賦予新動能。
在“數實融合”大跨越、大變革的時代,新華三集團以“智見數字中國·同行美好未來”為主題,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沿著城市峰會、生態峰會、智行研討會、樣板會四條線路,與近兩萬名各個行業的來賓相聚線上線下,見証數字經濟在中國的創新發展。在這段旅程中,新華三展現了一系列圍繞行業應用場景的落地需求打造的端到端數字化解決方案。
與城市同行 筑“數字中國”之基
2022年,數字經濟的“倍增效應”愈發顯著,在拉動數字基礎設施、數據治理能力、行業應用創新方面的投入,以及在擴大社會投資、增進供給側改革、穩定增長等方面作用巨大。“智·行中國2022”的旅程上,新華三走進了中國60個城市,在數字化技術創新與行業場景數字化變革的交界處,揭示數字經濟縱深發展的深遠影響。
比如,在天津,新華三“智·行中國2022”城市峰會匯聚百行百業客戶,分享了20余年來深度參與這座城市的數字化發展的歷程,從天津政務雲的建設到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的數字改造,新華三成功推動眾多數字化轉型案例落地,為“數字津門”插上了創新的翅膀。面對天津數字化發展的新格局新期待,新華三集團高級副總裁張力表示,數字化創新要真實地深入行業場景,才能真正發揮作用,引領這座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開拓數字化時代的新篇章。
在內蒙古,新華三集團從引領城市智慧變革的城市大腦,到開創智慧教育轉型典范的“雲內師大”,讓一系列的創新探索成就了一座數智新城。
在“智·行中國2022”南寧城市峰會,新華三分享和解讀了全新升級的“數字大腦”,通過引入分布式雲、AD-NET 6.0+解決方案、智能家居、安全運營服務、全域管理和業務洞察等一系列全新技術、產品和服務,讓智慧應用能夠更好地生長在智能數字平台之上,讓數字化技術離業務更近,從而充分賦能城市和產業發展,不斷提升數字經濟發展的廣度和深度
與行業同行 馭“場景重構”之機
從“高深莫測”的數智技術,到真切體驗到的變革價值,行業的場景化重構至關重要。在“智·行中國2022”的旅程中,新華三集團在安徽、廣東、吉林等地的行業研討會上,從“行業切片”的視角切入數字經濟的不同側面。
在教育行業,新華三集團探討新時期智慧校園的建設之道,以智融全光、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技術,引領從高校到普教的數字“蝶變”﹔在醫療行業,新華三助推醫療行業與數智創新相互融合,讓數據洞察賦能臨床診療、醫院管理、病理研究等場景化創新,全面重塑智慧醫療的診療體驗﹔在電力能源行業,新華三展示了如何“由內而外”催動能源產業變革,在“雙碳”時代賦能行業創新的角色和價值﹔在政府行業,新華三展示了以數據為核心的數字政府如何在共性應用支撐底座上,推動公共治理和服務的創新求變,引領政府數字化變革的進程提速。
聚焦行業數字化轉型與變革,新華三集團堅持把“產品做到極致,解決方案做到最優”,以強大實力為數字化發展保駕護航。新華三數字化轉型與變革已進入深水區,技術與業務的全面融合正在成為數字化變革的主旋律。新華三堅持以“行業賦能+技術賦能”實現數字化解決方案的全面升級,為百行百業打造出端到端解決方案,助力用戶持續提升行業競爭力。
此外,在“第五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新華三集團更將“智·行中國”帶往峰會現場,舉行“智見數字中國,同行美好未來”三坊七巷院子分論壇,聚焦“開放融合,助推數字底座新發展”“智行見遠,福建企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助力智慧醫療高質量發展”“政府數字化轉型與數字政府建設”等行業轉型熱點話題,共同為數字中國建設建言獻策,為數字新時代發展創新求變。
2022年,隨著加快推進“數實融合”的積極信號不斷釋放,站在數字化創新與行業場景化創新交匯處的新華三集團,將致力於以“數字大腦”真正融入百行百業。
與伙伴同行 開“商業變革”之能
數字化發展是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和數字生態等多維度的整合,是各行業各產業的數字化聯合發展。新華三必須緊緊把握合作共贏這一新時代發展的主旋律,才能實現數字時代的創新突破。
在搶佔數字經濟風口的關鍵期,新華三集團敏銳地看到了平衡區域發展、鄉村振興、專精特新等政策推動之下,各地下沉市場面臨的重大機會。
作為生態鏈“鏈主”企業,新華三集團一直在不斷思索如何惠及更多伙伴,在與廣大商業伙伴的合作過程中積累起豐富的前瞻洞察與實踐經驗。隨著數字化轉型進入深水區,越來越多的未知亟待探索與發現,也呼喚著更為開放包容的生態體系。新華三集團願與生態合作伙伴們同行相伴,共拓數字經濟新大陸,追夢數字中國星辰大海。
廣東作為中國經濟發展最具活力和創新力的省份之一,是新華三集團開拓下沉市場的“試驗田”。在這裡,新華三集團聚焦網格化、數字化和平台化,從市場、渠道、賦能、產品、服務和模式等方面與合作伙伴攜手共進,讓下沉市場成為賦能數字產業合作伙伴加速發展的“金礦”。如今,新華三集團對於下沉市場的開拓進取正從廣東開始,延伸到全國各個省份,以網格化的管理運作模式,“中央廚房”的賦能運作方式以及具備敏捷創新能力的“解決方案輕騎兵”,從而實現更廣闊的渠道市場覆蓋。
與綠色同行 點亮“低碳”數字之樹
作為“雙碳”戰略的踐行者和推動者,新華三集團在“智·行中國2022”西安城市峰會上設置了特別環節,邀請客戶和合作伙伴一起點亮象征“綠色低碳”的數字之樹,並發起“綠色同行者”倡議。
“智·行中國2022”由南到北,從東至西,跨越百萬公裡,見証了“數實融合”的新突破、新價值。作為數字化解決方案領導者,新華三集團將繼續秉持“雲智原生”的戰略,深耕數智創新的新階段,謀求務實開拓的新征程,在創新與實踐的循環往復之下推動“數實融合”的持續深化,為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1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 佔GDP比重12.44%
-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楊曦)國家統計局30日發布數據顯示,經核算,2021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42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7.9%(未扣除價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增速高4.5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為12.44%,比上年提高0.47個百分點。 從內部結構看,新裝備制造業規模最大,增加值為38452億元,佔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6.9%﹔其次是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增加值為30636億元,所佔比重為21.4%﹔再次是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為28546億元,所佔比重為20.0%﹔規模最小的是環保產業,增加值為3228億元,所佔比重為2.3%。…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