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新“脈動”——寫在興泉鐵路開通運營之際

30日上午8時15分,伴隨著響亮的汽笛聲,T8010次列車從泉州火車站啟程,穿越山河一路駛向江西興國。經過5年建設,興泉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閩贛原中央蘇區縣鐵路形成環線,4個老區縣結束不通鐵路的歷史。
老區人民圓了“鐵路夢”
這是興泉鐵路示意圖。(中國鐵路南昌局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興泉鐵路西起江西興國,經贛南丘陵進入福建山區,穿越武夷、戴雲山脈直抵泉州,是東南沿海城市通往中部地區鐵路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興泉鐵路建成開通后,起點興國站西接京九線、東接杭深線,同時串聯起浦梅、南龍等鐵路,將贛州、閩西地區以及閩東腹地接入國家鐵路網,大大方便民眾出行。”東南沿海鐵路福建公司泉州指揮部副指揮長胡建榮說。
12月30日,在福建泉州站,鐵路工作人員合影留念慶祝興泉鐵路開通運營。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興泉鐵路正線全長464公裡,全線橋隧比高達87.05%,沿線山高谷深,地質構造復雜。
“興泉鐵路省界隧道橫穿武夷山系的崇山峻嶺,多處穿越斷層破碎帶、岩爆地帶,施工組織難度極大。”興泉鐵路4標項目一分部項目經理劉國平說。
省界隧道的施工進展始終影響著興泉鐵路的整體進度,面對萬難,鐵路建設者們分4個作業面分頭開挖掘進,對隧道控制爆破、分倉澆筑、帶模注漿。
12月30日,T8010次列車行駛在興泉鐵路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因為涌水,工人經常冒著‘暴雨’作業。夏季高溫時,有建設者一邊抱冰塊降溫一邊施工。全隧道施工歷時596天,終於啃下了這塊硬骨頭。”項目總工韓大棟說,省界隧道比計劃提前了10天貫通。
一洞貫東西、天塹變通途,固厚隧道、將軍寨隧道、琴江特大橋……興泉鐵路的順利開通,離不開一個又一個重難點工程的突破,也離不開眾多鐵路建設者的心血和汗水。老區人民終於圓了“鐵路夢”!
老區融入“一帶一路”
12月30日,在福建泉州站,乘坐T8010次列車的旅客有序上車。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我家離明溪站隻有2公裡,在家門口就可以坐上動車!”在福建明溪火車站嶄新的站房外,居民曾錦貴感慨,“每次散步路過這裡,看著車站一點點建起來,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總投資350億元,設計時速160公裡的興泉鐵路是一條區域客貨共線鐵路,服務閩、贛兩省老區蘇區是其核心使命之一。
“興泉鐵路讓老區融入泉州、廈門‘一小時’經濟圈、生活圈,成為連接福州、莆田等沿海城市的重要交通樞紐。”中鐵建設集團興泉鐵路項目負責人周超說。
12月30日,在T8010次列車上,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竹編大師陳紅萍(左二)帶旅客體驗竹編技藝。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泉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今年以來,泉州已開出多趟中歐班列,開辟了一條東南沿海城市貨物出口的鐵路快速通道。興泉鐵路開通運營后,沿線的茶葉、陶瓷、篾香等老區物產,將借助鐵海聯運走向世界,融入“一帶一路”。
大田縣是福建美人茶的核心產區,但因地處大山深處,物流慢、運輸成本高,導致茶葉出山難、知名度低、價格上不去。興泉鐵路的開通,給當地特色產品的發展帶來機遇。
“往南可以通過泉州港出口到東南亞,往北可以通過中歐班列等路網走向亞歐非大陸腹地。”大田縣副縣長廖正樓說,大田茶葉年外銷量達到1.03萬噸,銷售收入近8億元,興泉鐵路的開通運營將降低茶葉一半的運輸成本。
12月30日,在T8010次列車上,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的陶瓷手繪藝人向旅客展示陶瓷繪畫技藝。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德化瓷”曾是海上絲綢之路上的暢銷貨。如今,德化陶瓷也將享受到鐵路開通帶來的發展紅利。
“德化是中國陶瓷工藝品生產和出口基地,原材料的外購和產品的銷售體量都很大。”德化國際陶瓷藝術城董事長陳茂林說,長期以來,德化縣的主體交通功能始終由公路承擔,這已經成為陶瓷出口發展的“瓶頸”。
“德化全縣陶瓷企業3000多家,鐵路貨運將成為德化物流的有力補充,我們的陶瓷也能走得更遠。”陳茂林說。
“紅色名片”煥發光彩
12月30日,在福建泉州站,T8010次列車啟程(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從“藍海”奔向“紅土”,清流縣紅軍標語遺址、寧化縣紅軍長征出發地紀念廣場、明溪縣滴水岩紅軍戰地醫院舊址……飛馳的列車如同一條絲線,將閩贛地區一張張“紅色名片”串聯起來。
“興泉鐵路開通后,寧化縣有了直達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延伸中西部腹地的便捷通道,能讓更多人實地參觀革命老區,感悟長征精神,讓紅色基因得以薪火相傳的同時,推動文旅產業發展。”寧化縣文旅局局長邱北苓說。
清流縣林畬鎮是存有紅軍標語遺址遺跡的鄉鎮之一。林畬鎮鎮長鄭曉青告訴記者,隨著興泉鐵路的開通,鎮裡將進一步整合紅色人文、綠色生態、古色民俗等資源,帶動林畬紅色小鎮的振興與發展。
12月30日,在福建泉州站,T8010次列車乘務員在車內布置。新華社記者 周義 攝
在清流火車站,細雨朦朧中的站房更顯清麗雅致,鐵軌隨著連綿的山脈一直延伸向遠方。
“3月份,已有多家旅行社主動前來對接。接下來,我們將加大紅色旅游宣傳推介,把紅色故事講給更多人聽。”清流縣旅游發展中心四級主任科員田汝清說。
強勁的動力、蓬勃的活力、無限的潛力……一條振興發展的鐵路,將為沿線老區百姓開啟美好新生活。(記者周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2021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9% 佔GDP比重12.44%
-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楊曦)國家統計局30日發布數據顯示,經核算,2021年全國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為142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7.9%(未扣除價格因素,下同),比同期國內生產總值(GDP)現價增速高4.5個百分點﹔佔GDP的比重為12.44%,比上年提高0.47個百分點。 從內部結構看,新裝備制造業規模最大,增加值為38452億元,佔專利密集型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6.9%﹔其次是信息通信技術服務業,增加值為30636億元,所佔比重為21.4%﹔再次是信息通信技術制造業,增加值為28546億元,所佔比重為20.0%﹔規模最小的是環保產業,增加值為3228億元,所佔比重為2.3%。…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