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河南虞城:努力開創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新局面

2023年01月03日09:39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2022年以來,河南省虞城縣堅持項目為王、致力產業倍增,深入思考“商丘之問”,大力弘揚“商丘精神”,全面展現“商丘之為”,圍繞“以平台建園區、以園區促集聚、以集聚助回歸、以服務賦勢能”,扎實開展“三個一批”“萬人助萬企”活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呈現良好態勢。2022年前三季度,地區生產總值286.36億元,總量、增速均居全市(縣區)第1位。在全市重大項目建設觀摩活動中,綜合排序連續兩次居全市東片區第1名。

以平台建園區。虞城縣充分發揮國有平台公司對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支撐作用、保障作用,以市場化方式激活國有資源、資產、資本、資金,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一是深化“管委會+公司”改革。2016年設立國有木蘭公司,開啟了高新區“管委會+公司”改革探索。2017年,以木蘭公司為主體,分別組建了負責區內地產開發、返租承包土地、污水處理、綜合服務、冷鏈物流建設等方面的5家全資子公司,高新區“管委會+公司”模式初具雛形。二是規劃調整高新區。始終把高新區建設作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目前,縣高新區擁有四上企業221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1家,年工業產值達500億元。榮獲“國家級工量具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中國最具投資吸引力產業園區”“河南最具成長潛力開發區”等。三是規劃建設“十大區中園”。堅持以企業建園區,積極創新推行“園區開發+項目招引+運營服務+基金配套”的一體化推進模式,對“區中園”建設採取國有公司控股引入民營公司,先后組建了主導電鍍生態園、食品工業園、醫療健康產業園、電商物流園、醫療輔材生產制造等5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大力發展特色鮮明的專業園區,筑巢引鳳,讓企業輕資產入駐。

以園區促集聚。產業園區是促進承接項目、集聚產業的重要支撐,虞城縣堅持以園區聚產業、以產業帶集群,把園區建設作為構建產業集群、蓄積發展能量的第一抓手。一是產業集聚。堅持以“區域化布局、園區化承載、集群化發展、項目化支撐”的發展思路,著力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資金鏈、人才鏈“五鏈融合”,力求做到“大企業頂天立地、小企業鋪天蓋地”,培育了高端裝備制造和食品加工“兩個百億產業集群”“一大新興產業”。二是技術集聚。致力提升產業的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加大企業科技創新培育力度,全面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智能化改造對標企業完成63家,創建省級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各1家、智能化制造業標杆企業1家、工業設計中心1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創建市級智能化工廠5家、智能車間11家。三是資本集聚。積極依托國有平台公司融資優勢,用有限的政府資本撬動社會資本參與十大“區中園”開發建設,進一步發揮與釋放資本集聚效應的引領作用。截至目前,國有木蘭公司累計完成融資35.21億元,5家控股公司共引入社會資本12億元。同時,我們成立了河南農開商虞現代農業產業投資基金,首期基金1.5億元,全部用於做大做強食品加工業,延長豆制品產業發展鏈,預計年收儲大豆30萬噸,貿易額19.15億元。

以集聚助回歸。緊緊圍繞園區產業集聚“黃金期”,以“鄉情、親情、友情”為紐帶,以人才回歸、企業回遷、資金回流為目標,拓展鄉賢人才“朋友圈”,擺下惠企政策服務宴,集聚一批“回歸經濟”大項目、好項目。一是完善政策保障。先后出台《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意見》《虞城縣引導和鼓勵農民工創業和返鄉創業實施方案》等10余項政策,通過工商聯、商會、在外人才服務站等組織,建立在外人員信息資源庫,全面了解虞城籍在外創業成功人士的產業分布、生產經營情況和回歸意向。二是提升回歸承載力。以提品質、優環境為重點,把產業集聚區納入城市建設范圍,目前“四橫八縱”路網體系、“四縱五橫”水系框架基本形成,工業大道水系東延、倉頡大道水系南延、江浙大道水系打通等工程,以及產業集聚區集中供熱、污水處理等項目穩步推進,基本實現了水、電、路、氣、網全覆蓋。陸續建成了國家鋼卷尺及五金工具質檢中心、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雙創綜合體、保稅物流中心、區域分撥中心等公共服務平台,為產品檢驗檢測、企業孵化、技術創新、進出口貿易、電商物流等提供強力的要素支撐。三是強化宣傳引導。通過講好“創業故事”“回歸故事”,收錄編印《出彩虞城人》等方式,大力宣傳回鄉創業人士的成功事跡,激發他們眷戀故土、報答桑梓、回饋故裡的熱情,促進虞城籍人員回歸、企業回遷、資金回流。

以服務賦勢能。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推動政務服務標准化、規范化、便利化建設,優化審批流程,積極推進“多証合一、多審合一、多驗合一”,全面實行“綜窗受理、一網通辦”。創新“雙色馬甲保姆式服務”“兩轉兩創+智慧政務”“受審代三合一集成服務”模式,有效破解效率低、材料繁、操作難等痛點、難點。嚴格落實“13710”工作機制,深入開展“萬人助萬企”“企業活動日”活動,以“早餐會”“最多跑一次”“重點工作晨查”等制度為抓手,堅持“一企一策、一事一策、一時一策”,堅持“一個項目、一名縣級領導、一個推進單位、一名專職人員、一套推進方案”的服務機制,千方百計為企業“排憂解難”,最大程度為企業“鬆綁助力”,為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做到“無事不擾、有求必應”,持續打造政策更優、服務更好、效率更高的營商環境,讓企業家的腳步停留在虞城。虞城縣營商環境評價綜合排序連續兩年居全市第1位,縣行政服務中心入圍“全國高質量發展營商環境優秀案例50強。(王支援)

(責編:董童、李源)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