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讀懂中國經濟大勢”系列報道

專家解讀:我國經濟經受住超預期沖擊 內生動能今年有望回穩走強

陳鍵 
2023年01月13日13:41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遭受國內外各種超預期因素沖擊之后,我國宏觀經濟目前運行態勢如何?在推動經濟趨暖向好關鍵期,擴內需、助民企、化風險等重要部署應該如何貫徹實施?

為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近日,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在京舉辦專家解讀會。

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黃衛挺,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郭麗岩,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發展部大數據分析處處長、研究員楊道玲,習近平經濟思想研究中心研究二部主任、研究員肖新建對最新研究與最新分析進行了分享。

高頻數據監測分析:我國經濟經受住超預期因素沖擊影響

解讀會上,楊道玲基於20余項各類高頻數據,從投資、消費、外貿、市場主體四個方面觀測了宏觀經濟運行態勢。

——從投資看:項目投資總體較快速增長,工程建設相關行業逐步回暖

一方面,作為投資先導指標的工程項目中標數量保持較快增長。2022年以來,工程項目中標量總體較快增長,全年同比增速達到57.7%較高水平。從2022年第四季度看,10月中標量增速雖有所下滑,但此后快速回升,12月反彈至63.2%,顯示出增長勢頭依然強勁。另一方面,工程建設相關行業穩步回暖。數據顯示,2022年4月以來,國內各類工程機械總銷量同比降幅不斷收窄,11月降幅為4%,較4月收窄38.3個百分點。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挖掘機銷量2022年11月份已實現同比正增長,增速為2.7%,較3月的低點提升66.3個百分點,回暖勢頭明顯。

——從消費看:多項消費指標企穩回升,消費熱度正在穩步復蘇

隨著各地疫情先后達峰過峰,多地正積極有序助力復工復產,推動城市活力加快恢復,多項高頻指標顯示我國當前消費熱度正穩步復蘇。地鐵人流熱度指數顯示,去年12月以來我國地鐵人流熱度先降后升,目前指數達61.4,較2022年12月低點大幅回升36.5個點。線下商圈消費熱度指數顯示,2022年12月該指數呈現先降后升走勢,目前已達96.6,較當月低點提升28.7個點,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在內的全部83個城市指數均已企穩回升,商場往日熱鬧繁華的景象正加快回歸。

——看外貿看:進口率先回暖,外貿增長動能總體平穩

在國內政策帶動下,我國貿易平穩增長,展現出較強韌性。一是我國港口活力正在回暖。港口物流數據顯示,2022年12月港口物流指數為84.49,環比上升2.31%。二是外貿事件活躍度持續回升。2022年12月外貿輿情事件活躍度為2787.4,環比增長11.8%。三是澳新航線進口增長迅速。四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亮點突出。

——從企業運行看市場主體活力呈現逐步復蘇勢頭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落實,2022年市場主體規模穩中有增,特別是下半年8、9、10三個月市場主體增長勢頭持續上揚,市場創業熱情逐漸恢復。另一方面,企業經營活力回升。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創業企業經營活力指數整體回升態勢,盡管四季度受疫情影響指數降至年內低位,但12月底已恢復至81.3,比低點提升2.3個點。而生活服務業經營活力指數顯示,自2022年12月最后一周以來,該指數逐日上升,表明越來越多的商戶正從疫情影響中恢復,紛紛開工營業。

楊道玲分析,總體上看2022年我國經濟經受住了各種超預期沖擊因素的影響,展現出強大的韌性、潛力和活力。“隨著疫情防控政策加快優化調整,各項穩增長舉措持續落地賦能,預計今年市場信心將穩步修復回升,經濟發展內生動能有望回穩走強,推動我國經濟趨暖趨好。”

專家解讀:綱舉目張 今年做好五項重點工作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2023年經濟工作千頭萬緒,要從戰略全局出發,從改善社會心理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入手,綱舉目張做好工作。會議對擴大國內需求、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等五項工作做出具體部署。與會專家分別做出針對性解讀。

用好有利條件,充分挖掘消費增長點——

郭麗岩指出,充分釋放內需潛力尤其是消費潛力,不只是應對疫情和外部沖擊的一時之策,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的長期戰略任務。為了從容應對新征程上的驚濤駭浪,需要將擴大內需和全面促進消費作為經濟發展長期的基本立足點。

當前,加快恢復和擴大消費的積極因素和有利條件增多,有更多可以期待的消費增長點。隨著防控政策因時因勢優化調整,接觸式服務業相關消費場景將加快恢復和更多開啟。隨著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步伐加快,鼓勵“三孩”等生育政策加速落地,“銀發”和“幼齒”消費有望加快擴容升級,並帶動相關群體和家庭消費。因城施策促進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加快發展長租房市場建設等舉措落地,有利於有序擴大居住消費。在5G+人工智能+物聯網深入融合的背景下,新型消費將呈現蓬勃向上、增長更快、體量更大、模式業態不斷拓展的發展趨勢。大力推廣綠色認証產品,推動綠色認証結果的廣泛採信,推動電商平台和商場、超市等流通企業開設綠色低碳產品專區,拓展居民綠色消費市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升新型城鎮化建設質量,將有助於帶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等消費品與服務下鄉,從而進一步釋放農村消費潛力。

立足國情,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

肖新建指出,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經濟領域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重要體現和落實,是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夯基之旅。

2023年,我國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從六個方面發力:一是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找准關鍵核心技術和零部件薄弱環節,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攻關,保証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確保國民經濟循環暢通。二是加強重要能源、礦產資源國內勘探開發和增儲上產,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提升國家戰略物資儲備保障能力。三是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牢牢端好中國人飯碗。四是提升傳統產業在全球產業分工中的地位和競爭力,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綠色低碳、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五是要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支持平台企業在引領發展、創造就業、國際競爭中大顯身手。六是抓住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過程中孕育的新機遇,勇於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

引導和促進不同所有制企業齊頭並進——

黃衛挺指出,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角,穩增長需要匯聚不同所有制企業的力量。

要切實提振民營企業發展信心。提振民營企業信心是穩預期、穩增長的重中之重。我國民營經濟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兩個毫不動搖”是民營經濟產生和不斷發展壯大的制度保障。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長久之策,不是權宜之計。要緊扣民營經濟新的使命擔當,進一步優化民營企業發展環境,依法保護民營企業產權和企業家權益,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同時發揮好市場主體作用,弘揚企業家精神,全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進一步發揮好國有經濟的戰略支撐作用。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國有企業必須旗幟鮮明講政治、顧大局,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上勇挑大梁,在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發揮戰略支撐作用。

通過“機遇+保障+服務”三大策略吸引留住外資——

黃衛挺指出,積極吸引和利用外資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快速發展的重要經驗。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具有特殊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吸引和利用外資將為穩增長提供動力,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建設繼續貢獻力量﹔另一方面,以積極態度吸引和利用外資,也給外資獲得中國發展紅利提供了機遇。

下一步,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產業體系完備等優勢,面向國際社會宣傳好、解讀好中國發展機遇和外資政策,通過“市場機遇+制度保障+政府服務”三大策略吸引和留住外資,發揮好外資在連接內外循環,維護經濟全球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持之以恆防范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

黃衛挺指出,當前,我國外部環境動蕩不安,世界經濟可能面臨滯脹局面,我國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牢固,必須樹立底線思維和增強憂患意識,常觀大勢、常思大局,將可能帶來重大風險的隱患發現和處置於萌芽狀態。

要有效防范應對各類輸入型風險。要密切關注外圍環境變化,重點做好大宗商品價格、跨境資金流動、國際貿易等方面的形勢研判,及時有效應對各類外部輸入型風險。同時,健全反制裁、反干涉、反“長臂管轄”機制,加快建設海外投資權益保護體系,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要做好國內經濟安全和金融穩定工作。要強化糧食、能源資源、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保障,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加強能源產供銷體系建設,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要將防范化解房地產市場風險作為重中之重,房地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經濟來說既是動力源,也是風險源,要扎實做好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各項工作,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按照“房住不炒”定位,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要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重視防范化解中小銀行、保險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機構風險,壓實各方責任,防止形成區域性、系統性金融風險。要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加大存量隱形債務處置力度,優化債務期限結構,堅決遏制增量、化解存量。

“讀懂中國經濟大勢”系列報道:

之一:持續強化產業鏈供應鏈 中國經濟動能更穩更足

之二:促創新強產業擴需求 “四新經濟”活力迸發

之三:保供應保暢通保物價 兜住兜牢民生保障底線

 

(責編:陳鍵、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