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市場回暖向好 “穩定器”作用持續凸顯
2023年春節假期,我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26億人次﹔增值稅發票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全國消費相關行業銷售收入與上年春節假期相比增長12.2%……
從各項經濟數據中可以看出,在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后的第一個春節,吃住行游購娛等需求集中釋放,帶動節日經濟更加紅火。
多位專家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消費回暖對於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而言,將起到穩定器的積極作用。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深入實施,消費市場恢復的基礎將更穩固,從而逐步帶動就業和居民增收,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與意願。下一步,仍需進一步做好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有效暢通內循環 我國文旅消費強勢回暖
“今年春節假期我去了西安和福州,與前兩年春節相比,游客明顯增加,一些飯店用餐都要排隊1小時以上。”常住北京的馬女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自己正在籌備西班牙之行。
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今年春節假期全國國內旅游出游3.08億人次,同比增長23.1%,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8.6%﹔實現國內旅游收入3758.43億元,同比增長30%,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73.1%。
在文旅消費回暖的同時,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成為市場亮點。在山西省晉城市,司徒小鎮明清文化街春節期間攜手56家商戶,共同舉辦第六屆春節民俗文化節暨首屆國際燈展活動,還推出晉城美食薈、南北風味、網紅小吃等餐飲消費主題活動,倍受各方游客追捧。
兔年新春,不僅往來中華大地的游客們感受到了濃濃的“煙火氣”,商家們也嘗到了甜頭。
從除夕到大年初三這短短幾天,湖南省益陽市南縣烏嘴鄉羅文村村民劉丹、陳英夫婦的土特產小店一共賣出了1000多瓶腐乳。由於不少客戶來自外省,兩人一直忙著包裝發貨,這個春節過得充實又開心。
幾年前,羅文村利用幾千畝油菜花打造“羅文花海”,如今,羅文夜市又讓鄉村旅游再次升級,上百個創新菜式,不僅吸引了大量年輕人,也讓不少“探店主播”慕名而來。
1月28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針對需求不足的突出矛盾,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促消費活動,促進接觸型消費加快恢復。
文旅消費作為接觸型消費的主要形式,其回暖彰顯了我國消費的韌性,對於加快暢通內循環,拉動經濟復蘇有著重要作用。
“消費是內循環的終點,消費需求旺盛會激勵上游供給,從而增加內循環供給產出。”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表示。
“消費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在促進供需銜接、推動經濟良性循環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消費升級能夠引領供給創新,帶動產業升級。”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梁威表示,以消費升級引領供給創新、以供給提升創造消費新增長點,促進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是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面。
網絡零售市場熱度不減 離島免稅消費持續火爆
春節假期期間,旅游市場回暖不僅帶動線上消費,線下消費增長勢頭依然強勁。
據重慶市商務委數據顯示,2023年春節期間,重慶市網絡零售額達39.6億元,同比增長32.6%。其中,實物型網絡零售額達9.2億元,同比增長9.4%。
據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年“網上年貨節”(2022年12月30日-2023年1月28日)期間,重慶網絡零售額實現190.2億元,同比增長18.2%。此外,線上“數商興農”專場活動積極造勢,各大商超、農產品批發市場加強產銷對接、積極組織貨源,助力農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運行,重慶農產品網絡零售增長動能持續涌現,農產品網銷成效凸顯,“網上年貨節”期間,重慶農產品網絡零售額同比增長20.1%。
“疫情以來,消費市場呈現出較多新特征,其中線上商品消費佔比提升,2022年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中的比重達27.2%,較2019年上升了6.5個百分點。”梁威表示。
春節假期期間,隨著海南旅游市場日漸回暖,海南離島免稅市場持續火爆,已成為海南吸引國際消費回流的重要窗口。
“過年期間免稅店折扣力度大,有很多優惠券可以領,商品品類也很豐富,逛一天都逛不完。買完還能選擇郵寄送達到家,非常方便。”今年過年選擇帶家人來海南自駕游的游客王育林說,在海南離島免稅店的購物體驗非常好。
海口海關統計,1月21日至1月27日,海口海關共監管離島免稅購物金額15.6億元,比2022年同期(下同)增長5.88%,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51.5%﹔免稅購物人數15.7萬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長9.51%,與2021年同期相比增長64.9%﹔人均消費9959元。
近年來,消費作為拉動我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之一,對於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消費是穩定經濟運行的‘壓艙石’,消費回暖能夠為我國經濟穩定運行注入內生動力。”梁威說。
政策利好密集釋放 消費市場展現中國經濟活力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在深度參與國際產業分工的同時,不斷提升國內供給質量水平,著力釋放國內市場需求,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內需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
2022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擴大內需戰略規劃綱要(2022-2035年)》提出,消費已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拉動力。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線上線下消費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消費市場不斷成長壯大。
四川省商務廳網站消息顯示,春節假期,全省聯動開展“安逸四川新體驗”活動,累計7400余萬元“大禮包”激發文旅消費強勁活力,2023年春節游客消費佔全省總體消費的34.77%,比2022年增長3.62%。夜間消費大幅增長,各類夜游、夜飲、夜娛、夜購等夜間消費成為市場亮點,消費金額達到52.53億元,同比增長40.27%,佔總消費金額的28.83%。
在山東濟寧,為提振消費信心、拉動消費增長,太白湖新區於1月6日啟動開展“2023新春鉅惠季,惠享太白湖”惠民消費券活動,累計發放117.54萬元,直接帶動消費約430萬元。“新春大廟會”“民俗匯演”“音樂會”等系列促消費活動,商場內商戶同步開展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春節七天假期間帶動銷售額約2100萬,客流量達49萬人次。
中國信息協會常務理事、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表示,消費回暖對於今年一季度我國經濟發展態勢而言,將起到穩定器的積極作用。隨著疫情形勢好轉、擴內需促消費政策深入實施,消費市場恢復的基礎將更穩固,從而逐步帶動就業和居民增收,增強居民消費能力與意願。應當堅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圍繞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提振消費信心等重點發力,持續增強消費在國民經濟中的基礎性作用。下一步,仍需進一步做好供給側改革和需求側管理,圍繞培育內需體系、擴大居民消費、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優化收入分配格局、加快建立高標准市場體系等方面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