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數據二十條”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

讓選購數據產品像逛超市一樣方便

本報記者  潘旭濤
2023年02月07日06:2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2021年11月25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成立儀式暨2021上海全球數商大會在滬舉行。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近日,在貴州省貴陽市,工作人員在中國移動貴陽數據中心機房內巡檢。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攝

  圖為工作人員在河北省廊坊市開發區智慧城市大數據平台實時監測人流密度、車流密度、人流遷徙等情況。
  趙永輝攝(人民圖片)

  1月3日,上海數據交易所正式運營﹔

  1月13日,廣州數據交易所上線全國首個行業數據指數發布平台﹔

  ……

  2023年伊始,數據要素市場活躍。2022年底,《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數據基礎制度更好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意見》(簡稱“數據二十條”)對外發布,系統性布局了數據基礎制度體系的“四梁八柱”,加速了數據流通交易和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各地正積極推進數據交易場所建設,優化交易環境,讓選購數據產品像逛超市一樣方便快捷。

  “‘數據二十條’出台后,企業擁抱數據要素市場的積極性明顯提升。”上海數據交易所研究院院長、復旦大學管理學院教授黃麗華向記者表示,中國將更充分發揮海量數據規模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增強經濟發展新動能,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

  企業參與熱情高漲

  近年來,中國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據交易市場規模持續增長。尤其是“數據二十條”出台后,進一步推動了公共數據、企業數據、個人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

  前不久,廣東省深圳市一家電子元器件制造商向銀行申請續貸。寧波銀行深圳分行考察企業經營狀況時發現,其當季經營流水出現下滑。為全面了解企業實際生產運營狀態,寧波銀行深圳分行借助一款名為“電力看征信”的數據產品,對該企業用電等經營情況進行綜合分析。

  “電力看征信”是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自主研發的電力數據產品。該產品從海量電力數據中提取出企業用電狀態、電費繳納、用電量、違約行為等4大類23項征信指標,幫助銀行等金融機構從新的維度考察企業的信用情況,支撐征信機構開展貸后預警、空殼企業識別、信貸反欺詐、授信輔助等業務。

  借助“電力看征信”,寧波銀行深圳分行查明,這家電子元器件制造商只是出現短暫經營困難,但整體經營狀況良好,於是批准了企業的續貸申請。“接入‘電力看征信’數據產品后,我們將企業電力數據納入風控管理系統,提升了授信的精准度和服務效率。”寧波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趙樺說。

  南方電網深圳供電局信息中心副總經理龐寧向記者表示,“電力看征信”數據產品自面世以來市場反應良好,為深圳市地方征信平台、深圳市寶安區工信局“一鍵秒批”平台以及寧波銀行深圳分行、度小滿等金融機構提供了服務。

  今年1月,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大數據白皮書(2022年)》指出,中國大數據產業規模高速增長,2021年增加到1.3萬億元,復合增長率超過30%。白皮書還指出,當前,企業參與數據流通的熱情高漲,數據流通的供需方從金融、互聯網行業向其他行業擴展,交通、醫療、政務、氣象等行業和場景的數據需求逐步顯現。

  中國移動基於海量業務數據,面向金融行業客戶推出“乾坤大數據”產品,應用於風險管控等業務領域﹔上海市氣象局推出數據產品“海洋氣象傳真圖”,為用戶提供准確的海平面氣壓場、風場、台風路徑等預報,使船舶能夠提前規避高風險區……

  為進一步激活數據要素潛能、豐富數據應用場景,“數據二十條”提出,“結合數據要素特性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鼓勵企業積極參與數據要素市場建設”。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余曉暉認為,“‘數據二十條’針對公共數據,明確授權運營,按用途加大公共數據供給使用﹔針對企業數據,強化供給激勵,發揮國有企業帶頭作用。這些制度設計將極大提升數據供給。”

  隱私保護能力增強

  數據流通交易要以隱私保護為前提。“數據二十條”明確提出,“推動個人信息匿名化處理,保障使用個人信息數據時的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數據二十條”鼓勵公共數據在保護個人隱私和確保公共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原始數據不出域、數據可用不可見”的要求,以模型、核驗等產品和服務等形式向社會提供。

  地下管線對城市建設和管理至關重要。如何在保障信息安全的情況下,實現地下管線數據共享,充分發揮地下管線數據作用?廣州市是廣東省加強城市地下管線信息脫敏試點城市,1月8日,廣州市南沙區完成7800公裡地下管線數據脫敏處理和檢查,將這些數據接入智慧廣州時空大數據平台,實現在線共享服務。脫敏后的地下管線數據將有力支撐智能電網、智能氣網和智能供排水保障系統建設。

  數據的大規模流通應用對數據安全相關技術提出更高要求。業內人士表示,在數據加工等環節,可通過隱私計算進行分析、建模,在數據不對外泄露的前提下實現數據分析計算﹔在數據調用等環節,可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全鏈條監管。

  對隱私保護的需求催生出數據安全產業。今年1月,工信部、國家網信辦、國家發改委等16部門印發《關於促進數據安全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數據安全產業基礎能力和綜合實力明顯增強,數據安全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建成5個省部級及以上數據安全重點實驗室,攻關一批數據安全重點技術和產品,加速數據要素市場培育和價值釋放。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調查顯示,自2018年以來,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服務等類型的企業紛紛入局隱私計算賽道,累計孵化出100余款產品,廣泛應用於金融、通信、互聯網、醫療、政務等領域。

  交易場所建設火熱

  數據交易需要有平台支撐,各類數據交易場所應運而生。“數據二十條”提出,“統籌構建規范高效的數據交易場所”,“鼓勵各類數據商進場交易”。

  停車難是各大城市普遍面臨的問題。一些導航軟件嘗試為市民提供實時停車信息,方便市民快速找到空閑泊位。提供停車導航服務的基礎是掌握精准的泊位信息。“隨申行”看到了這一市場需求。作為上海市綠色出行一體化平台,“隨申行”覆蓋上海登記備案的所有停車場(庫)和泊位,可獲得共計4700多個停車庫、89萬個泊位的信息。“隨申行”對公共停車場信息進行衍生加工計算后,推出“城市智慧泊車”數據產品,面向導航軟件提供商、停車服務商等提供精准、全面的智慧停車信息。

  2022年底,“城市智慧泊車”在上海數據交易所挂牌並成功簽約。“數據時代涌現出一批像‘隨申行’一樣的‘數商’,他們通過對信息進行深度加工分析,形成了一批高價值數據商品和服務。”上海數據交易所總經理湯奇峰說,“2022年,上海數據交易所累計挂牌數據產品近1000個,數據產品交易額超過1億元。經歷一年多試運行,上海數據交易所於今年1月3日轉入正式運營。隨著市場培育趨於成熟,2023年場內交易額有望突破10億元。”

  數據交易所的職能不僅在於撮合交易,更重要的是為解決交易過程中的效率、合規、安全、信任等問題提供平台。

  2022年7月,通過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北京海天瑞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禾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完成了一筆人工智能算法訓練數據產品交易。這兩家企業都是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的合作伙伴。了解到海天瑞聲在數據領域的綜合實力后,禾多科技決定與其開展合作。在產品交易過程中,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對數據交易主體、數據來源、交易產品、數據用途等進行了合規審核。“我們要研判這些人工智能訓練數據的來源是否合規,數據產品交付后的用途是否正當等。”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相關負責人郎佩佩說。

  2021年以來,國家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密集出台,各類數據交易場所建設火熱。

  作為全國第一家以大數據命名的交易所,貴州省貴陽大數據交易所已累計入駐數據商451家,累計撮合交易157筆,交易金額3.82億元。“2022年我們上線了氣象數據專區、電力數據專區和政府數據開放專區,2023年將持續建立金融、交通、算力等數據專區。”貴陽大數據交易所總經理葉玉婷說。

  2021年底,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正式上線。截至目前,已引入阿裡雲、中國銀聯、招商銀行、科大訊飛等300多家企業入駐,建立起7個主題庫。海南省數據產品超市總經理陳文思介紹,“我們打造了‘前店后廠’模式。前店是交易門戶,具備豐富的數據產品,購買方可方便快捷地購買數據產品與服務。后廠是開發平台,有效實現數據歸集、數據產品開發、數據交易流通和數據安全保障。”

  近日密集召開的地方兩會上,很多省份將建設數據交易所、發展數字經濟列為2023年重點任務。廣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支持廣州、深圳數據交易所建設,加強數據資源的整合歸集、共享利用,強化網絡安全和數據安全保護。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立數據資源交易機構和數據開發利用平台,大力發展數據加工處理、分析應用、流通交易等產業。山西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技術和數據市場。

  當前,數據要素市場發展勢頭強勁。國家發改委價格監測中心副主任王建冬表示,未來的目標是培育全國統一數據大市場,包括國家級數據交易所、區域數據交易中心、行業數據交易平台、數據商、數據供需方、第三方服務機構等,通過完整的生態推動數據產業蓬勃發展。

(責編:牛鏞、袁勃)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