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實現補鏈強鏈延鏈 央企穩步推進產業鏈融通發展
產業鏈融通發展,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各類所有制企業共同發展、加快建設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要求。
企業是構建產業鏈的主體力量。近年來,國資委採取多項舉措,推動央企打造現代產業鏈“鏈長”,提升重點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水平。與此同時,央企穩步推進基礎固鏈、技術補鏈、融合強鏈、優化塑鏈,帶動各類經營主體參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向產業鏈價值鏈中高端邁進,有效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國資委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央企業高質量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底,國資委先后分兩批遴選出16家“鏈長”企業,主動在重要行業、關鍵領域進行布局。2022年,這些企業完成強鏈補鏈項目投資1300多億元,解決了270余個產業鏈難點。
為進一步推進產業鏈融通發展,今年6月,國資委印發的《關於開展中央企業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的通知》提出,要聚焦央企的產業鏈間協作、央企與中小企業協同融合,重點在供需匹配、協作配套、創新合作、資源共享、產業賦能、產融結合、央地合作等七方面形成一批示范項目﹔強調要重點考慮央企現代產業鏈建設和央企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關方向。著力打造目標明確、任務清晰、項目落地的產業鏈生態圈戰略合作。
今年9月,國資委與工信部共同組織開展央企融通發展共鏈行動(以下簡稱共鏈行動),旨在引導推動央企更好發揮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引領帶動作用,通過搭建開放共享、互利共贏的產業發展融通平台,打造產業鏈生態圈戰略合作,有效促進大中小企業在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實現供需匹配、協同創新、成果共享、生態共建,共同提升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競爭力。
記者梳理,自共鏈行動啟動以來,越來越多的央企積極申報並開展行動。其中,中國化學日前舉行產業鏈融合發展推進會,與多個地方政府、國家重點高校、國內外相關企業等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和項目合約,總簽約19項,總投資超1500億元,涵蓋能源化工、智慧化工園區、科技研發、高端新材料、工程項目建設等多領域。中國中車在軌道交通裝備與清潔能源裝備現代產業鏈共鏈行動大會上舉行49批次簽約,攜手產業鏈上中下游、產學研、大中小企業合作伙伴,升級產業鏈融通發展新模式,共同打造安全穩定、繁榮共贏的現代產業鏈。中國移動將圍繞新一代移動通信、算力網絡、6G、人工智能、量子計算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實施共鏈行動。
“我們要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集聚內外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現代產業鏈鏈長,推進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發揮企業科技創新、產業控制、安全支撐作用。”中國化學董事長戴和根在產業鏈融合發展推進會上表示。
業內人士認為,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頂梁柱”“壓艙石”,央企要聚焦橫向合並增強規模實力,聚焦縱向聯合推動上下游協同發展,聚焦創新攻堅打造關鍵引擎,聚焦內部協同夯實發展根基,共同推進產業鏈融合發展,實現互利共贏,助力實現補鏈、強鏈、延鏈。
“下一步,國資委將發揮央企在產業基礎和需求牽引方面的優勢,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堅實支撐。”國資委規劃發展局負責人此前在共鏈行動啟動會上表示,一方面,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國資委將指導企業聚焦產業鏈薄弱環節,推動強鏈補鏈重大投資項目落地﹔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動中國裝備、技術、產品和服務加快“走出去”,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深化產業數智賦能,培育更多具有數字經濟和信息時代特征的平台型企業。另一方面,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國資委將聚焦新一代移動通信、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鼓勵有條件的央企作為產業發展責任主體,加大國有資本投入,推進專業化整合,確保目標明確、主體明確、任務明確,加快打造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優勢的現代產業鏈領軍企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