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3中國進口發展報告》發布會在京舉辦

2023年11月04日20:44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1月4日電 (記者栗翹楚)近日,《2023中國進口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北京師范大學正式發布。該《報告》為全國在進口貿易方面發布的綜合性報告,已經連續發布6年。

《報告》主要包括專題篇、行業篇、區域國別篇和城市篇4個部分,針對中國進口情況進行系統性分析。在專題篇,重點針對進口關稅、進口依存度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在行業篇,針對消費品進口、服務貿易進口、高技術產品進口、科技生活產品進口、品質生活產品進口、汽車產品進口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考察﹔在區域國別篇,針對中國從美國進口、從歐盟進口、從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口,以及增加自周邊國家進口等問題進行了分析﹔在城市篇,針對深圳市、蘇州市、成都市等典型城市的進口經驗進行了總結。此外,《報告》還發布了“2022中國進口發展指數”和“2022世界進口發展指數”。

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守軍表示,《報告》就進口貿易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發表系統性觀點。國家提出要增強國內大循環內生動力和可靠性,提升國際循環質量和水平。而進口貿易是連接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關鍵紐帶和重要樞紐,這直接影響我國新發展格局的構建。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孫志軍表示,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5周年,也是提出“一帶一路”倡議10周年,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將繼續依托在學術領域的研究積澱,聚焦高水平對外開放等重要議題,推動學院發展與社會發展、學科建設等同頻共振、齊頭並進。

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國家進口研究中心主任魏浩表示,目前中國已經連續14年穩居全球第二大進口國地位,但是,通過國際比較發現,中國進口人均規模較低、進口依存度偏小、消費品進口佔比偏低,中國進口具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后期,中國實施的積極擴大進口政策具有較大的調整空間,調整進口商品結構,積極擴大消費品進口,提高消費品進口佔比,是未來政策調整的方向之一。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裴長洪研究員表示,改革開放以來,出口貿易一直是國際貿易研究的重點領域。積極擴大進口不僅有助於促進國內技術進步、帶動國內消費升級、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而且有助於讓世界共享中國發展紅利,對中國和世界經濟發展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針對中國擴大進口的重要性,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科研信息部副部長王曉紅表示,從國際視角來看,中國擴大進口為世界各國提供了廣闊機遇,有利於世界各國分享中國大市場、推進經濟增長,從而維護中國與其他國家的國際關系。從中國自身來看,一方面,擴大進口對於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優質產品和服務進口對於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以及人民高品質生活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擴大進口對加快建設貿易強國也是很重要的,建設貿易強國不僅需要繼續擴大進口規模,而且要優化進口結構,提升消費品尤其是高端產品的進口佔比。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院長崔衛杰表示,從國家關於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要求與進博會定位來看,《報告》的研究結論與國家政策導向契合,未來,可以重點關注進口實踐問題,如自貿區、自貿試驗區以及具體的中高端消費品進口問題﹔關於進口貿易規模、進口產品結構的政策調整空間和調整方向﹔數字貿易和數字服務貿易問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院長唐宜紅表示,在進行統計數據的國際比較時,有必要強調中國在人口規模、市場規模等方面的大國特征,還要特別注意區分各個國家在產業結構、發展模式等方面的差異。既需要注重進口和出口的平衡,也要兼顧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的平衡,還要重視不同種類產品生產和供給的平衡。她認為,我國中間品進口佔比較高、消費品進口佔比偏低的現狀,實際上體現了我國生產和供給分布不均衡的問題。因此,如何利用進口手段優化國內供給結構、提升國內經濟運行效率值得進一步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王孝鬆表示,中間品、資本品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供應鏈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不僅要強調消費品的進口,也要關注中間品、資本品的進口情況,我國進口准入開放應更加多元化,這直接影響進口規模和進口結構。

(責編:楊虞波羅、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