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硬核到柔軟,多面鐵嶺如何在快手呈現?

說起鐵嶺,你會想到什麼關鍵詞?
是作為東北重要的工業基地,以煤炭、鋼鐵、電力、化工等聞名?
是《漫長的季節》裡,那憂郁的燦爛,帶淚的歡笑,悲涼的豁達?
還是那句聞名遐邇的金句,宇宙的盡頭是鐵嶺?
最近,一支從普通人視角出發的短片,讓不少人看到鐵嶺的“溫柔”一面。
在快手,人們看到鐵嶺的更多面。
10月中旬,“謝廣的家“象牙山迎來了“老鐵時裝周”。一群高矮胖瘦、身形各不相同的達人走向T台,在鐵嶺重新拓寬了時尚的定義。
12月初,一群普普通通的市民、村民,在當地蓮花濕地公園,通過“快手鄉村超級碗”舞台,貢獻了一場堪比“春晚”水准的表演。
依托快手這樣的線上內容社區,鐵嶺也擦亮了自己別具一格的城市名片。
鐵嶺雪地的歡歌 聚光燈照向普通人
“我的老家,就住在這個屯,我是這個屯裡土生土長的人……” 《咱們屯裡的人》調子一起,畫面感拉滿。
透過手機屏幕的方寸空間,兩個多小時裡,“快手鄉村超級碗”匯集了超過7000萬人次的圍觀。而此前早已開始的預熱話題短視頻,已累積50多億次播放。
線上的熱情,與“快手鄉村超級碗”現場交相呼應。12月2日,零下9度的現場,早前下過的雪還沒完全融化。但圍觀群眾站著,坐著,從頭看到尾。幾乎所有的音樂,都跟著哼上幾句,並在打分投票時爆發最熱烈的掌聲、歡呼聲。
這一切的主角,聚光燈匯聚之處,則是台上的演員。沒有什麼流量大咖,台上競演的八支歌隊,全是當地普通村民、市民組成的表演隊伍。他們異常興奮,踩著高蹺,甚至彩排中還能騎著馬,來到現場表演。“感覺就像看一場專業的演出,有過年看春晚的感覺。”觀眾如是說。
47天前的老鐵時裝周,這番熱鬧的圖景也在鐵嶺上演著。不管是舞台還是T台,聚光燈都照向了曾坐在角落裡的普通人。通過快手,這些質朴的鐵嶺人,綻放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幽默?柔軟? 鐵嶺呈現立體的真實
“世界是堅硬的,鐵嶺早就知道,鐵嶺還是選擇柔軟。”
以游子最熟悉的暖心日常為切入點,從“老妹兒”與“大兄弟”相遇,分享一個蘋果開始。泡在梗裡的澡堂、一頓酒講一輩子故事的宵夜攤、不允許任何人孤單的早市,到底什麼是眼中的“柔軟”?“是對陌生人也不設防的熱情,是從不讓誰的話掉在地上的善意,是一股腦掏心掏肺的對你,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能笑著把日子過好。”
東北在美食圈火了很久,早市已成為美食圈頂流。在快手達人們的鏡頭裡,7元一斤的驢打滾,裹滿了白糖和黃豆粉。1元一個的油炸糕配上2元一杯的豆漿,足以溫暖每一個寒冷的早晨。在“500個家鄉”短片裡,鏡頭對准的是“嘎嘎脆”“老甜了”等地攤招牌的標語,東北話自帶的親切感,讓這些文字撒著嬌,刺撓著觀眾的心。物價、標語,對城市的呈現角度不同,但同樣真實可感。
這些直觀的場景,一下拉近了城市與人的距離。泛熟人社交下小城生活的特色與優勢躍然屏幕,觀眾也因為這份煙火氣,而與鐵嶺產生了更多的情感連接。
真實也來自快手鄉村超級碗和老鐵時裝周中,那些因沒拿到冠軍而眼含熱淚的演員,初登T台“模特步”尚屬青澀的達人,都構成了鐵嶺最生動的畫面。
不同切面、相同內核,一個立體的、真實的、多面的鐵嶺形象,通過快手這樣的新型數字內容社區,被更多人知曉。
多元文化體驗 一場雙向奔赴
以小見大,以人看城。2023年,與燒烤聯系在一起的淄博,被“村BA”帶火的貴州黔東南,越來越多新線城市,借助短視頻平台走進大眾視野。
從象牙山“老鐵時裝周”開始,到《柔軟的鐵嶺》短片,再到鄉村超級碗,因為快手,鐵嶺不斷擦亮屬於自己的城市新名片。
鐵嶺是幽默的,是柔軟的,也是包容的。
快手是一個展台,鐵嶺通過她講述自己的故事。這種講述沒有浮躁的內容,沒有刻意的修飾,隻有躬身挖掘的文化內核。鐵嶺則像是一個窗口,能看到快手作為線上內容社區,如何放大鐵嶺的魅力讓更多人知曉,如何為一座城市打造多元的文化體驗。
“老鐵時裝周”,是從人生到T台,是展現普通人平日不被挖掘的自信﹔“快手鄉村超級碗”,是從人生到舞台,是展現鐵嶺人根植於骨子裡的多才多藝﹔《柔軟的鐵嶺》,從面子到裡子,是對鐵嶺人最內核精神的解構。
有理由相信,越來越多的城市,將在擁抱數字社區的過程裡,展現屬於自己的獨特色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