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裝備增底氣農機添動力 夏糧“麥”好豐收第一步

人民網記者 李棟
2024年05月24日10:2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麥浪滾滾,機聲隆隆,又到一年麥收忙。當前,全國各小麥主產區由南向北陸續迎來大面積收獲。在夏收一線,不斷優化升級的現代農業機械,既是農業生產的裝備保障,也為全年糧食豐收提供了堅實支撐。

5月下旬,河南省8500多萬畝小麥陸續進入收割期。在安陽市內黃縣石盤屯鄉的金色麥田裡,微風吹過,滿目金黃。農民們一遍遍檢查著農機設備,等待著夏糧大面積收割的“發令槍”。

“收割機可是咱的寶貝,得提前檢查好,別到時候出岔子。”種糧大戶劉秋平仔細檢查著收割機的各個部件,不時與村民討論著今年的小麥長勢和收割計劃。

“緊抓農機調度,同時及時調配烘干設備,充分利用文化廣場、空置廠房等空置場所組織開展新糧晾晒,今年確保實現小麥顆粒歸倉。”石盤屯鄉黨委書記栗獻鋒介紹,當前,為迎戰“三夏”,各個環節已做好了充足准備。

“夏糧收獲離不開機械化助力。”內黃縣農業機械技術中心副主任劉獻鋒說,為做好麥收服務工作,農機部門積極組織多支服務小分隊奔走鄉鎮、農機合作社,送技術、送政策、送宣傳,對農機手、修理工進行技術培訓,重點講解小麥機收作業質量標准、操作規程,提高農機手的操作技能,盡量減少機收環節損失。

我國有13個糧食主產區、800個產糧大縣,13個主產區糧食作物總產量佔全國總產量80%以上,是糧食提產能、保供給的重頭大頭。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11個小麥主產省面積穩中有增,小麥長勢總體好於常年、好於上年,如后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將再獲豐收。

現代化高質量農業離不開農機裝備助力。當前,農機越來越多、機型越來越大、馬力越來越強、作用越來越廣,“現代化的科技裝備是夏糧搶收的最大底氣,也是建設農業強國的強大支撐。”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黨委書記劉錄祥說,技術新、裝備強,不斷優化升級的農業機械,助力著糧食的高效率收獲。

科技裝備強是農業強國的重要特征。在夏收一線,各地採取超常舉措搶收小麥,全力抓好夏種夏管,田間地頭激蕩科技動能,強化糧食安全支撐保障。

近年來,我國糧食生產實現“動力變革”。除了新式農機更智能、更舒適、更高效之外,國家對新購置農機的補貼力度不斷加大。2012年—2023年,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貼資金達2500多億元,支持2000多萬農戶購置機具3000多萬台(套),推動了我國農業機械化加快向全程全面、高質高效、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目前,我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超63%,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大國糧倉”根基不斷夯實。

今年,農業農村部會同財政部將實施新一輪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開辟急需適用農機鑒定“綠色通道”,支持部分省份開展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對高性能播種機等大面積單產提升機具優機優補,加快推動先進農機應用於生產一線。

“時下,各地各級農機部門已提前准備適用機具、組織作業隊伍、強化技術支撐,確保機手、機具以良好狀態投入生產作業,同時繼續加強與氣象、交通運輸、工信、石油石化等部門單位協作,切實做好氣象預報預警、道路保通保暢、用油保供優惠等具體工作,確保農機作業順暢高效開展,為全年農業生產提供強有力機械化支撐。”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管理司相關人員表示。

(責編:羅知之、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