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提升服務小微企業質效 多方共促匯率避險成本降低

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
2024年05月25日09:03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當前,隨著人民幣匯率市場化形成機制不斷完善,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雙向波動已成為常態。越來越多的企業樹立匯率風險中性理念,通過金融衍生產品等方式有效管理外匯匯率風險。

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企業利用遠期、掉期、期權等外匯衍生產品管理匯率風險的規模合計3958億美元,同比增長23%﹔企業套保比率為28.1%,較2023年同期上升3.2個百分點﹔外匯衍生品交易在銀行代客交易中佔比接近30%,比去年提升了3.9個百分點。今年前兩個月匯率避險“首辦戶”企業超過5000家。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在辦理外匯衍生品業務時,按照銀行要求,需要按比例繳納保証金或其他合格金融資產質押,作為交易履約保証。由於外匯衍生品業務所需的保証金佔用企業經營現金流,給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造成了一定的困擾。

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等四部門日前聯合發布的《關於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指出,推動銀行建立健全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豐富匯率避險產品,加強宣傳培訓,優化中小微企業授信和保証金管理制度,加強政銀擔多方協作,共同降低中小微企業外匯套保成本。

為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近年來,當地外匯管理部門聯合其他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國家外匯管理局內蒙古自治區分局聯合內蒙古自治區商務廳建立小微外貿企業匯率避險政策性擔保機制,構建“銀行+擔保機構+外匯局、商務廳等監管部門”協調模式,引入政府性擔保機構為企業匯率避險提供擔保服務,銀行機構免除企業匯率避險保証金,擔保費由外經貿發展專項資金給予全額補助。國家外匯局安徽省分局聯合合肥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中小微企業辦理遠期結售匯業務提供融資擔保,推動金融機構合理減費讓利,更好滿足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需求。

在當地外匯管理部門支持下,多地金融機構創新產品與服務,降低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成本。比如,建設銀行福建省分行與石獅商務局聯合創建“公共保証金池”模式,協同晉江市政府創新“匯擔快易”模式,減少企業授信佔用和資金佔壓的同時,降低外貿企業的匯率避險業務門檻和成本。工商銀行眉山分行協同當地國有擔保公司,落地“擔保項下遠期結售匯業務”,由擔保公司為企業遠期結售匯履約進行擔保,企業免繳保証金、免核定授信額度、免繳擔保費。

國家外匯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增強企業匯率風險中性理念,推動銀行建立健全服務企業匯率風險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服務水平﹔強化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指導外匯交易中心將免收中小微企業外匯套保平盤手續費優惠政策再延長兩年,多方合作降低外匯套保成本。

(責編:陳鍵、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