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成立

2024年05月25日16:08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5月25日電 (記者車柯蒙、王天樂)服飾,是民族文化的體現,服飾的演變,是華夏文明最為鮮活生動的載體。

5月25日,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研究中心)在北京清華大學揭牌。研究中心將以古今華夏服飾為紐帶,依托清華大學深厚的學術積澱,搭載海瀾之家20余年的創新實踐經驗與強大研發能力,共同開展中國傳統服飾史、中國色彩學等領域的研究和復原工作。

據介紹,雙方將在三大領域開展研究工作:一是針對中國傳統服飾進行研究和復原﹔二是構建中國傳統色彩體系﹔三是融合中國傳統服飾元素進行時裝設計。

據悉,研究中心將針對80至100款經典傳統服飾的款式、面料、色彩、圖案、工藝等內容,開展研究和復原工作,並與京繡、蘇繡、蜀繡、湘繡四大繡種非遺傳承人合作,復原傳統服飾面料與服裝紋樣刺繡。此外,研究中心還將研究並制定中國傳統色色譜,規范傳統色的名稱與使用等一系列的學術研究與實踐工作。同時,通過創新中國傳統服飾元素時裝設計、博物館陳列、商品服飾轉化等活動,將學術研究充分落地,進一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增強中國時尚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據介紹,未來,研究中心還會以紀錄片的方式,將探索過程與研究成果拍攝成片,並通過傳統工藝探索、學術著作出版、成果展覽舉辦、學術會議召開等系列活動,探尋傳統服飾之美。

“研究中心旨在統籌高校雄厚的學術力量和企業的市場資源,通過課題研究、資源庫建設等方式,有組織地探究歷史源流、挖掘文化內涵,前瞻性地把握方向趨勢、做好潮流的引領示范。”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表示,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探源和傳播,對促進、增強文化自信有著直接且重要的意義。

“二十多年來,我們始終堅守國民品牌責任,深入挖掘和探索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深耕開發符合國民生活所需的實用美學服飾,將文化印記融入服飾,服務大眾。”海瀾集團董事長周立宸表示,研究中心將進一步推動中國服裝產業的創新發展和產業升級,增強中國時尚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本次儀式上,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副主任賈璽增和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研究員高文靜共同撰寫,海瀾集團董事長周立宸主編的《中國最美服飾叢書——五色華彩馬面裙》正式發布。

該書首次從中國傳統色彩的角度對馬面裙展開體系化研究,歸納了198種中國傳統色分類,並以106件馬面裙實物詳情,200張高清紋樣結構細節圖,真實再現馬面裙之絕美。這也是“清華海瀾中國傳統服飾與色彩研究中心”的第一個研究成果。未來,研究中心還將針對戰國至明代經典服裝款式進行系統梳理和深入研究﹔針對250余個中國傳統色彩進行考証和復原。

據悉,2022年開始,海瀾之家便整合企業研發資源,與權威高校研發機構達成戰略合作,打造了海瀾雲服實驗室,囊括服飾戰略研究、檢測服務、智能制造軟件開發三大功能板塊,致力於打造具有突破性、引領性、功能性、實用性的中國服裝研發高地。一方面充分研究中國服飾的傳統文化,另一方面將高新技術運用在民族服裝中,從而展現出傳統文化與前沿科技結合的魅力。

(責編:申佳平、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