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銀行為何調整通知存款產品

2024年05月26日09:13 | 來源:經濟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銀行為何調整通知存款產品

  近日,渤海銀行、廣發銀行等銀行機構發布公告表示,取消通知存款產品自動轉存功能。渤海銀行公告稱,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產品於2024年5月1日起自動終止,終止后存量自動轉存個人通知存款產品統一變更為“通知存款+”產品。“通知存款+”產品不作自動轉存處理。廣發銀行於5月上旬下線單位通知存款業務自動滾存服務,存續中的資金將根據具體產品服務規則調整為非滾存服務模式,或返還至簽約活期賬戶。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以來,多家農商銀行、村鎮銀行也陸續下架通知存款產品。

  據了解,普通通知存款需要存款人操作指定為“1天通知存款”或“7天通知存款”選項,如果通知存款時間超過了7天,但事先選定的卻是“1天”,則收益就會按照1天通知存款的利息計算。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李廣子表示,如果是智能通知存款則無需用戶進行預設的指定,會根據實際存款時間自動轉存,自動按照最高收益計算。與普通通知存款相比,智能通知存款能給存款人帶來更高收益。對於銀行來說,智能通知存款的成本要高於普通通知存款。

  多家商業銀行為何調整通知存款產品?李廣子認為,對於銀行來說,智能通知存款的成本要高於普通通知存款。因此,取消通知存款產品的自動轉存功能有助於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提高盈利能力。之所以進行這種調整,主要與近年來銀行業盈利能力下滑有關。此外,在當前經濟形勢下,銀行資產端需求下滑,相應地,銀行在資金端吸收存款的動機也不是很強烈。

  近年來,政策利率已進行多次調整。整體來看,信貸利率下降要快於存款利率,由於我國商業銀行營收中利息收入佔比較高,銀行淨息差面臨一定壓力。多家商業銀行一季度業績報告顯示,息差水平持續承壓。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梁斯認為,去年以來,隨著利率下行,存款利率也出現多次調整。2022年9月,國有大行率先調降存款挂牌利率,拉開了存款降息序幕。至今,存款利率歷經了4輪下調,通常是國有大行率先下調,股份行、中小銀行跟進,“梯次”輪動調整存款利率。在利率持續下行影響下,定期存款、通知存款、協定存款、大額存單利率等各類產品利率均出現下調,年利率3%以上的定期存款少見,大額存單更是一單難求。

  《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顯示,貸款主要投向了企業和實體經濟的供給端﹔存款主要在居民部門。當前,居民家庭資產配置除存款外,居民購買基金等理財的熱情也在逐漸升溫。今年以來,理財市場“吸金”能力加速。普益標准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銀行理財產品存續規模為28.42萬億元,環比增加2.34萬億元。

  理財魔方創始人兼CEO袁雨來表示,在監測梳理理財魔方平台用戶購買數據時發現,債券基金組合類產品的用戶購買量顯著高於權益類基金組合產品。其針對穩健理財需求的用戶問卷數據顯示,有近70%的用戶表示將部分銀行存款轉移購買了債券型基金組合。

  李廣子表示,從風險角度來看,存款風險較低,基金理財風險相對較高。此外,二者之間也存在著一定的替代關系。今年2月份以來,我國資本市場明顯回暖,基金理財總體上為投資者帶來了較高的投資收益,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存款向基金理財的轉化。(記者 王寶會)

(責編:喬業瓊、李楠樺)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