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3年全國綠証消費前100名企業名單發布

多地綠証消費活躍

2024年06月15日06: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山西省運城市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不斷推動生產制造向智能化、綠色化邁進,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圖為6月13日,在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大運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工人通過總控台查看設備運轉情況。
  新華社記者 楊晨光攝

  本報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廖睿靈)在日前舉辦的第二屆電力市場發展論壇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國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聯合發布“2023年中國綠色電力(綠証)消費TOP100企業名錄”(以下簡稱“TOP100企業”),涵蓋能源、電信、石化等行業,充分展示各行業企業在推動能源消費綠色轉型方面所做的突出貢獻。

  綠色電力(綠証)消費是指市場主體支付了環境溢價后,以綠色電力証書為唯一憑証的綠色電力消費形式。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5月,中國綠色電力(綠証)交易量超18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約327%。其中,綠電交易電量1481億千瓦時﹔綠証交易3907萬張,對應電量390.7億千瓦時。2023年,全國綠色電力(綠証)交易總量突破100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81.4%,綠色電力消費規模實現跨越式增長。北京電力交易中心綠証交易平台全年單日最大交易量為568萬張,成交金額超1.1億元。“綠電綠証體現了綠色能源的環境價值,有利於推進全社會樹立綠色低碳消費理念,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常務副理事長楊昆說。

  據介紹,2023年TOP100企業名錄依據真實可信的綠色電力消費數據形成,統計口徑全面,數據完整,涵蓋能源、電信、石化、鋼鐵、互聯網科技、汽車制造、生活服務等行業。記者梳理該名錄發現,位列去年綠証消費前三的企業分別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鼓勵市場主體消費綠証,有助於引導全社會主動消費綠色電力、激發綠色消費活力。目前,全國多地綠証消費呈現積極態勢。在廣西,自綠電交易開市以來,已成交綠電電量累計達100億千瓦時。企業參與綠電交易、購買綠証的意願強烈,截至今年5月底,廣西參與綠電交易的市場主體達1590戶,比去年底增加了970戶。在上海,今年以來當地已達成綠電交易40億千瓦時、綠証交易突破1500萬張,省間綠電綠証交易規模穩居全國前列。在天津,國內首家省級綠電綠証服務中心日前正式揭牌,該中心整合電網、發電、用戶等內外部數據及資源,將有效促進當地新能源產業發展和消納利用、滿足用戶使用綠色電力需求。

(責編:白宇、衛嘉)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人民銀行: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14.8萬億元
  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初步統計,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52萬億元。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26萬億元,同比少增2.1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727億元,同比多增778億元﹔委托貸款減少915億元,同比多減1714億元﹔信托貸款增加2350億元,同比多增1968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318億元,同比多減1863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2萬億元,同比多2519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2.49萬億元,同比少3497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060億元,同比少2835億元。…
人民銀行: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391.93萬億元
  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5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初步統計,5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為391.93萬億元,同比增長8.4%。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余額為245.74萬億元,同比增長8.9%﹔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余額為1.73萬億元,同比下降7.2%﹔委托貸款余額為11.18萬億元,同比下降1.3%﹔信托貸款余額為4.14萬億元,同比增長9.4%﹔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余額為2.45萬億元,同比下降13%﹔企業債券余額為31.84萬億元,同比增長1.9%﹔政府債券余額為72.28萬億元,同比增長14.7%﹔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余額為11.54萬億元,同比增長4.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