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強科技創新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這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要求,為新時代做好科技創新工作、進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日益顯現出關鍵作用。“嫦娥”奔月、“羲和”逐日、“天問”探火、“奮斗者”號萬米深潛……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科技實力大幅躍升,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強勁動力源泉。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與高質量發展的需要和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要求相比,當前我國科技創新還存在諸多短板弱項,特別是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已成為制約科技和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面向未來,如何催生更多原創性、顛覆性創新,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
強化基礎研究。不同於一般的應用研究,基礎研究是科學之本、技術之源、創新之魂,其重大突破往往會孕育新的重大科學思想或科學理論,進而催生顛覆性技術。根據統計,現代技術革命成果約90%源於基礎研究及其他原始性創新。要持續完善基礎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堅持自由探索與目標導向並舉布局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一方面從世界科技前沿中找准重大突破方向,另一方面緊密結合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凝練出重大科學問題並著力攻關,實現前沿科學引領支撐技術突破。
營造良好創新生態。與跟蹤式研究不同,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是極富創造性的智力活動,具有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等特點。對此,既要充分遵循科技創新活動規律特點,也要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努力營造崇尚創新、寬容失敗、潛心研究的創新環境。
加快建設高水平創新隊伍。創新之道,唯在得人。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歸根結底要靠高水平人才。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四個面向”,在攻堅克難的創新實踐中培養造就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高精尖缺”人才。要在全社會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人才成長和發展厚植沃土並提供廣闊舞台,讓更多“千裡馬”競相奔騰。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期待廣大科技工作者勇攀科技高峰,使原創性、顛覆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共同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財經觀察:多地“真金白銀”促消費 夏日消費市場活力四射
- 高溫來襲,消暑清涼商品走俏、避暑游熱度攀升、消費品以舊換新持續發力……夏日市場的消費活力正火熱開啟。 近期,廣東、海南、安徽等多地紛紛開啟新一輪消費券的發放,主要涉及文旅、家電、汽車、餐飲等長期消費的熱點領域。…
- 人民銀行: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14.8萬億元
- 人民網北京6月14日電 (記者羅知之)據中國人民銀行官網消息,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統計數據報告顯示,初步統計,前五個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累計為14.8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2.52萬億元。 其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10.26萬億元,同比少增2.1萬億元﹔對實體經濟發放的外幣貸款折合人民幣增加727億元,同比多增778億元﹔委托貸款減少915億元,同比多減1714億元﹔信托貸款增加2350億元,同比多增1968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318億元,同比多減1863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2萬億元,同比多2519億元﹔政府債券淨融資2.49萬億元,同比少3497億元﹔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融資1060億元,同比少2835億元。…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