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創新談)
想要在保証產品性能的前提下實現降低成本,最可靠的途徑就是大量技術創新
今年以來,我國商業航天發射捷報頻傳。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重要補充,商業航天已從初創期邁入快速發展期,憑借較為靈活多元的技術探索和創新實踐,切實拉動了航天科技整體進步,服務於經濟社會和百姓生活,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重要貢獻。
近年來,高頻次、低成本的商業發射成為行業發展趨勢。2023年我國共完成26次商業發射(含拼車和搭載),佔全年發射的39%,成功25次,發射成功率達96%。隨著越來越多火箭研發、衛星研制和數據應用的創新主體涌入,商業航天產業市場規模潛力巨大,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時期。但也要看到,當前國內商業航天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挑戰,比如民營航天企業呈現出較為孤立、零散的狀態,有些企業創新性不強,且不乏一些盲目跟風、急功近利等現象。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如何進一步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全行業應當更加理性思考、科學部署。
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最重要在於加強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攻關。
從科技創新發揮的作用來看,想要在保証產品性能的前提下實現降低成本,最可靠的途徑就是大量技術創新。例如,通過工程技術優化,使得同樣重量的衛星實現更高的拍照分辨率﹔通過火箭構型及捆綁技術創新,將火箭運載能力提升2至3倍等。面向未來,需進一步錨定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高性能衛星平台、高效推進系統等技術前沿,潛心研發,進一步降低發射成本、提高發射頻率。通過科技創新將發射成本降下去,才能推動行業快速發展,從根本上降低大眾進入太空領域的門檻。
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需加強頂層設計,健全相關機制。近年來,我國對商業航天產業的扶持效應日益顯現。要進一步部署和發揮頂層研究、統籌牽引的作用,引導全行業同向發力,出台更多有利於商業航天發展的政策措施,形成更加明確、穩定的監管政策和指導,為商業航天企業提供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真正激發商業航天創新主體的活力。
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還需要依靠開放創新與合作。要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形成產業創新聯盟,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前沿領域加強技術創新,實現資源共享和能力互補。
當前,商業航天已成為備受世界航天大國重視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我國商業航天起步較晚,面臨著全球快速發展的競爭壓力。越是在這種背景下,越需要從業者保持定力,著眼長遠,科學規劃。
我國航天事業發展較早,航天從業人員基數龐大,人才基礎雄厚。同時,我國幅員遼闊,有著全球最為豐富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相信隻要堅定不移走科技創新道路,商業航天將迸發出更強大的活力,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注入更多新動能。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4日 19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