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守好城市安全生命線 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歐陽易佳
2024年08月15日08:40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是擴大內需和促進產業升級的重要抓手。

為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日前,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中圍繞國土空間規劃、土地改革等方面作出系列部署。

記者梳理發現,《行動計劃》將“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加強城市洪澇治理”“實施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等作為重點任務,提出“深化城市建設、運營、治理體制改革,加快轉變城市發展方式”。

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電……這些維系城市生存功能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城市安全運行的生命線,對國計民生有著重大影響。

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如何確保生命線設施的空間布局合理?浙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總建筑師王健告訴人民網記者,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是一項系統工程,旨在通過數字化技術,及早發現和管控風險隱患,切實提高城市安全保障能力,維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認為,城市生命線設施要通盤謀劃、統籌考慮,確保空間布局合理性,既要提倡分布式、組團式布局形式,也要強化受災時的互聯互通、互為備用。為提升生命線設施布局的合理性,需要開展生命線設施體系應急規劃,對供水、排水、供電、道路、通信等生命線系統遭遇不同類型災情開展情景分析,針對生命線工程局部受損后整個系統如何發揮作用開展情景模擬,並基於不同受災情景提出生命線工程布局優化完善要求。

王健補充,為確保生命線的合理布局,應從前端規劃、設計開始介入,規避潛在問題。堅持規劃設計“一張圖”,協調各類生命線專項規劃,並確保其與總體規劃、詳細規劃的統一﹔其次,應建立全程信息模型,模擬場景並預測問題,尋求最優化設計方案,將問題解決在施工改造之前。

當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時期,多地遭遇強降雨,部分城市出現內澇,給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帶來威脅。城市排水防澇體系建設該怎麼做,成為業內人士關心的話題。

王凱認為,城市防洪排澇系統建設的重點是要強化不同排水設施、不同系統之間的銜接,難點在於將排水防澇防洪系統與城市空間布局有效匹配。

“比如,借助洪澇風險評估,如何合理構建綠色生態空間,建立更加韌性的城市空間結構﹔如何合理規劃城市豎向格局,提出內澇調蓄空間保護要求並融入城市開發建設﹔如何合理安排災害敏感點布局等等,這些要求當前在不少城市是做得不到位的。”王凱說。

王凱表示,對於保障防洪排澇設施的可持續性,既要強化“建管結合”,建立完善設施維護長效投入機制和常態化管理機制,在非汛期等設施閑置時段,提前做好維護管理,確保汛期有效發揮作用,還要切實做好隱患排查,不斷推動設備更新,對老舊設施進行及時的更新更換。

“未來我們應更加關注城市更新模式下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的特殊性。”王健說,聚焦各類“生命線”在新舊銜接和改造升級中所牽涉的復雜在地性問題,尋求解決方案、及時總結經驗。持續推進系統化建設,夯實城市數字化底座,加強安全產業集群建設,守好城市安全生命線。

(責編:孫紅麗、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