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產業賦能未來 釋放經濟增長新動能
從全球首款自動駕駛物流無人機的大規模商用,到基於AI的個性化藥物研發平台的成功構建,再到智能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城市中的廣泛應用……近年來,未來產業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成長,成為孕育發展新機遇、塑造經濟新動能的先導性產業,成為各國搶佔科技制高點、贏得產業主導權的關鍵領域。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開展“人工智能+”行動,培育未來產業。
“未來產業代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孕育著全新的產業,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重塑產業鏈和生態系統,是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是戰略競爭的制高點,也是我國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表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46%。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8%,快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4個百分點。分產品看,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品產量同比分別增長51.1%、29.3%、8.7%。
這些數據充分表明,未來產業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日益凸顯,正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未來產業深度植根於前沿科技的發展與突破。”白春禮表示,最近幾年,從技術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周期越來越短,速度也越來越快,基礎科學對未來產業發展的驅動力也越來越強,尤其是突破性的科學進展產生的爆發力是巨大的。
以人工智能為例,作為未來產業的代表之一,人工智能正引領著新一輪產業變革。在北京某汽車企業,通過自研的深度神經網絡架構,該企業成功實現了對車內車外復雜場景的精准識別,以及對自然語言指令的快速響應,極大地提升了駕駛的便利性與安全性。在深圳某科技企業,自主研發的大腦模型則重新定義了AI大模型的運算邏輯,通過獨家類腦算法構建了全新的大模型底層結構,全面降低了運算復雜度,並實現了全流程無網部署。
除了人工智能,“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引擎,也推動了未來產業快速發展。以“數字中國”建設為契機,我國正加速推進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智能化升級。
據了解,目前,“5G+工業互聯網”項目已超過8000個,覆蓋了全部41個工業大類。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和中西部四大產業集聚區的形成,進一步推動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智能終端、信息通信、集成電路設計等領域,我國已經形成了良好的產業基礎,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
隨著產業變革的深入發展,未來產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中之重。”中國工程院院士潘復生表示,超前謀劃、布局未來產業能幫助我們下好先手棋,站在世界科技的前沿,引領未來發展。
“未來產業需要構建高效可靠的管理體系,確保生產和服務在不斷優化的基礎上,支持產業建設可持續性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相關負責人表示,要想在未來產業發展上搶佔先機,必須強化基礎研究,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要加大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支持力度,鼓勵學科交叉融合和協同創新,形成更多引領性、原創性科技成果。
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加快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重點開辟新賽道,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未來產業先導區,意義至關重要。
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張翼認為,發展未來產業要建立相應科學決策和布局的體制機制,確保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他還建議,要通過強化基礎研究、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構建綠色生產方式等措施,不斷提升未來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力,為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實習生李想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