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數字產業集群國際競爭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其中的重要部分,數字產業的集群式、國際化發展,是以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引擎。
當前,數字化趨勢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普及。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全面融入並深刻影響社會經濟發展各領域。伴隨著經濟態勢持續向好,數字產業不斷發展壯大、聚鏈成群。北京朝陽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杭州高新區數據產業集聚區等一批數字經濟重點領域產業集群已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華麗轉變。數字產業集群正逐步成為引領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倍增器。
這些年,從中央到地方,圍繞推進數字中國建設、加快發展數字經濟的戰略目標,不斷強化政策支持體系,出台了《數字經濟發展戰略綱要》《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關於打造京津冀工業互聯網協同發展示范區的框架合作協議》等數字經濟及數字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的政策舉措。一系列政策落地運行,有力助推了我國數字經濟及數字產業集群高增長的發展態勢。事實為証,近10年來,我國數字產業規模持續增長,從2012年的11萬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53.9萬億元,11年間規模擴張了3.8倍,如今穩居世界第二位。良好的數字產業發展態勢,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提供了強勁動力。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我國數字產業集群已超過200個,初步形成了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三足鼎立”局面,中西部蓄勢崛起的數字產業集群區域發展格局,未來可期,發展前景廣闊。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雖然我國數字產業集群正處蓬勃發展之勢,但是與國際競爭力這一時代要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比如,政策供給體系尚待完善、產業集群布局仍需均衡﹔核心技術底座相對薄弱、關鍵領域人才引育困難﹔集群生態協同程度不強、部分產業國際水准不高﹔等等。對此,需要系統謀劃與精准施策。
加強頂層設計和規劃布局。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組的背景下,有必要推進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重點提高智能光伏、集成電路等集群的發展層次。立足各地既有的資源條件與經濟基礎,堅持從全國出發、從大局出發的系統思維,加快制定數字產業集群總體布局規劃。充分利用東部沿海地區數字產業基礎雄厚、資源要素稟賦豐富的優勢,率先打造一批科創水平高、帶動效應強的數字產業集群。中西部地區則要因地制宜,推進數字轉型提質擴面,持續加大5G、千兆光網、移動物聯網等信息通信設施建設,提升數字技術在自身產業集群建設中的可用性,進一步消除區域間的“數字鴻溝”。
完善技術攻關和人才供給。瞄准全球數字技術及領域的基礎研究、前沿科技、通用性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對高端芯片、大模型、高速傳輸協議等基礎性軟硬件技術開展聯合攻關,提升數字產業基礎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匯集各地科技成果,充分發揮市場、社會、金融、土地等領域的支持作用,釋放社會各行各業對數字領域的創新動能。進一步加強頭部企業、高校、智庫間的貫通式人才教育,培養圖像處理、多目標優化算法等重點專業領域以及產品經理、海外推廣等重點崗位的人才,推進數字人才職業技能標准建設和數字產業集群評價體系建設。
優化生態協同和開放合作。建強產業生態,將數字領軍企業作為牽引,從投資、創業、轉型等方向壯大產業鏈中的各類群體,持續探索“企業出題、政府選題、高校解題、聯合答題、世界判題”模式,不斷提升數字產業集群的國際化程度。堅持國內外聯動,編制出台更多數字產業細分領域的專項政策,鼓勵企業參與國內外標准的制定與應用,提升國際監管規則的議事能力。營造良好的對外營商環境,引入和培育一批國際領先的數字企業,為我國數字經濟的全球化騰飛注入澎湃動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