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去哪兒:消費市場有活力 實體小店有樂事兒
12月下旬,北京市亦庄的聯創超市裡已初現新年氛圍,各類紅紅火火的堆頭擺放有序、花生瓜子堅果已備足了貨。
超市的門口,挂著一塊寫著“15分鐘生活圈超市”的牌子,超市標品經理孫嬌娜告訴《記者去哪兒》欄目,作為附近較大的超市,主要服務著周邊幾個社區的居民,15分鐘就能讓附近老百姓買上新鮮菜和生活用品,對於年紀大、不方便的顧客,還能提供送貨上門的服務。
“更細致貼心的服務,讓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新鮮產品,是實體小店面對競爭的競爭力。”孫嬌娜說,超市除了做好線下品控,也在不斷求新、求變,不斷供應鏈、開通線上平台等舉措正助力實體超市煥發新的生機。
建國門附近的欣欣建華超市同樣熱鬧,“老板,來瓶水。”“買個水果走親戚。”……不到半小時,已有幾波客人光顧。店主趙太華告訴記者,這是她來北京后開的第三家小店,“這年頭,開小店不容易,但總有新機遇。”趙太華說。
走進這家超市,門口是飲料水果,往裡是休閑零食,走到頭還有不少生活用品,不大的空間裡品類齊全,擺放整齊。“這家店開了有三個年頭了,附近居民常來光顧,買些生活用品、水果。”趙太華告訴記者,現如今,便利的線上購物對實體小店有些影響,自己一方面靠好服務留住老顧客,另一方面不斷擴展品類吸引新客人。
兩家實體店,一大一小,都在競爭激烈的零售市場找到自己的發展之道。再聚焦消費市場,從官方數據來看,隨著以舊換新政策效能不斷釋放,消費市場呈現回升向好態勢,這其中,線上消費依舊保持較快增長的同時,便利店、專業店、超市等實體零售也實現平穩增長。數據顯示,今年1至11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27萬億元,同比增長3.5%。
小店熱氣騰騰的背后,更是百姓安居樂業、幸福生活的生動寫照。臨近新年,談及今年以來的樂事兒,小店主們各有收獲。
“超市開了這麼多年,老顧客一直光顧,還有不少新顧客。”位於北京大興的長興生活超市店主李海燕坦言,面對市場變化,村裡百姓依舊時常光顧小店,這是她的樂事兒。
“店裡這幾個都是老員工,我時間最長,干了十年了。”易購廉便民超市工作人員王艷平說,跟小超市一起平穩發展著,何嘗不算樂事兒。
趙太華這一年的樂事兒,則是店裡上新了不少產品,小店的生意也更紅火。
孫嬌娜在超市裡整理著堆頭。“快到雙節了,像樂事這樣的品牌最適合闔家分享,選購的人也多。超市生意好,這也成為我的樂事兒。”孫嬌娜說。
一個個充滿煙火氣的小店,一家家求新求變的商家,也是我國推動消費場景和業態不斷創新,市場活力逐步增強的縮影。
今年以來,多地結合市場需求、地域特色、居民喜好等,投放消費券。一方面豐富了居民的消費體驗,也有效提升了消費市場活躍度,帶動商超、餐飲、數碼等行業銷售額顯著增長。作為促消費領域貫穿多月的一項重大政策舉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交出頗為亮眼的“成績單”:截至12月19日24時,全國汽車報廢更新近270萬輛,汽車置換更新超310萬輛,超3330萬名消費者購買相關家電以舊換新產品超5210萬台,家裝廚衛“煥新”補貼產品超5300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超100萬輛……
“政策+平台”雙輪驅動激發消費活力,熱氣騰騰、活力滿滿的消費市場在滿足群眾的消費需求的同時,也為經濟增長“加把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