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生產力,上新了!
什麼是新質生產力、為什麼要發展新質生產力、怎樣發展新質生產力?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王一鳴在做客人民日報“高質量發展故事匯”欄目時指出,面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中國既要擺脫傳統增長方式下粗放擴張、低效發展的生產力發展路徑,又要拓展先進生產力發展空間。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才能為高質量發展開辟新路徑、注入新動力。
——技術革命性突破
穿梭自如、上下揮舞、自主運轉……在自動化工廠裡,機械臂被裝上“眼睛”和“大腦”,成為生產制造的好幫手。
“未來,基於Mech-GPT通用多模態大模型,哪怕是沒有技術基礎的人,也可通過對話來指揮機器人完成動作。機器人將像手機一樣,成為人人可用的智能幫手。” 梅卡曼德機器人創始人邵天蘭說。
王一鳴表示,智能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催生人機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實現制造過程的全要素全環節動態感知、互聯互通、數據集成和智能控制,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
在地下900米的煤礦井下,最多的不是工人,而是攝像頭。在山東能源集團,平均每個礦井的攝像頭超過800路。
山東能源集團雲鼎科技副總經理周建朋介紹,在井下作業區域,視覺識別技術正在替代傳統的“人盯人”,人工智能技術成為24小時值守的“安全員”。
以前煤炭常被比作“烏金”,而如今和煤炭一同被淘出的還有海量數據。華為油氣礦山軍團副總裁蔣旺成舉例稱,比如,洗選煤工藝和技術參數、防沖卸壓場景作業視頻,這些數據為大模型訓練提供了素材,提高了模型泛化能力,優化了業務流程。
王一鳴指出,數據具有高流動性、低復制成本和報酬遞增特征。數據參與到生產要素配置中,在不增加傳統要素投入情況下實現更高效的產出,大幅提升了生產效率,進而形成新質生產力。
——產業深度轉型升級
屋外環境鳥語花香,屋內機器人24小時待崗,和大家印象中“傻大黑粗”的傳統鋼廠相比,寶鋼股份的冷軋“黑燈工廠”不大一樣。這裡超過一半的產能,用於生產低碳排放汽車板在內的新一代汽車用鋼。
從高排放、高耗能,到“含綠量”“含金量”雙雙提升,“這塊鋼板”十年磨一劍,如今的的故事更加精彩。“中國鋼,是拼出來的!”中國寶武寶鋼股份汽車板技術服務首席工程師鮑平表示,採用全廢鋼電爐冶煉技術路線生產的超低碳排放鋼試制成功,全流程可實現減碳約60%。“綠色,是我親身感受到的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底色。”
“新質生產力不止出現在新興產業,傳統產業通過技術改造、深度轉型,同樣能夠成為培育新質生產力的主陣地。”王一鳴指出。
新質生產力是個“筐”,什麼都能裝?
王一鳴指出,發展新質生產力“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需要處理好幾個方面關系:即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的關系,發展新興產業和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關系,政府引導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關系,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和金融支持的關系,發展新質生產力和調整生產關系的關系,以及培養高水平創新人才和提升勞動者素質的關系。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動求變,也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贏得主動的戰略選擇。”王一鳴表示,近年來,我國科技創新成果豐碩,創新驅動發展取得進展,綠色低碳轉型成效顯現,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加快。新質生產力已經在我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踐中孕育成長,並展示出對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推動力支撐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