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觀察:解碼海爾創業40年

從1984年12月26日創立,40年一路走來風雨兼程﹔從一個瀕臨倒閉的街道小廠,進化為一家大型跨國集團,主動脫離“舒適區”跨越三大轉折點,將“無止境進化”內化為基因內核,隨時順勢演進並外化於今日的“三個海爾“(世界的海爾、進化的海爾、生態的海爾)……如今,“不惑之年”的海爾交出一份“年營收從348萬元增加至突破4000億元﹔年利潤從-147萬元到突破300億元﹔全球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到34%,累計創造利潤2986億元,累計納稅2233億元”的靚麗答卷,不免引人試圖探尋其背后密碼及緣由。
自主進化突圍市場風浪
12月26日,值海爾創業40周年紀念日,以“進化有緣起 生態無邊界”為主題的海爾集團創業40周年紀念會暨未來十年發展戰略研討會在青島舉行。研討會除了回顧總結海爾創業旅途中積累的經驗、成果,為榮譽員工、生態方、創業元勛等頒發感恩榮譽,也明確了“未來再造一個新海爾”的發展方向。
無論之於行業、企業,或是涉及個人、家庭,沒有方向就無法前行,“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海爾創始人、海爾集團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在大會寄語中感言道,“任何企業,沒有思路就沒有出路”。感慨如是,不得不回歸至海爾創業40載的親身經驗與沉澱,也不得不令我們再次回首海爾40年中或成功或失敗、或大或小的探索、創新與實踐。
張瑞敏在海爾集團創業40周年紀念會上發言
1984年,張瑞敏臨危受命擔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面對147萬元虧空和工廠人心渙散的現實條件,他果斷推出了包括“不准在車間隨地大小便”等在內的十三條廠規。次年,他帶頭砸毀76台有瑕疵的冰箱。
哪怕是在起步階段,對於“質量”這樣攸關未來的根本性問題,寸步不讓﹔也正因為是起步階段,提綱挈領,正本清源,讓創業創新精神也自此植入進企業基因。行至今日,再次回看39年前這一舉動,可以說,這一錘,從此砸出了海爾人40年來對強品質、立品牌的執著與堅守。
1985年張瑞敏帶頭將76台不合格電冰箱砸毀
回顧海爾40年與時俱進創業創新的發展歷程時,張瑞敏在大會上著重介紹了他有關“向生態進化”的思考和理念。事實上,這也是引領了海爾一路破浪前行的一條邏輯主線,即“生態必須不斷迭代升級,進化無止境”。
比如,與“大企業病”狹路相逢,海爾果敢揚棄傳統管理模式,大膽推出人單合一模式,這也成為海爾向生態蛻變的轉折點。在這一模式下,員工的角色發生了從傳統執行者向激情創業者的轉變,每一位員工都能直面用戶需求,自主決策,繼而企業內部的創新活力被極大激發、調動,進而又推動海爾向生態企業跨越式發展。“生態,必然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沒有進化,生態也就不存在了。”張瑞敏說。
2021年9月,歐洲管理發展基金會聯合海爾頒發了全球首張人單合一認証証書,這也開創了中國企業從接受國際標准認証到輸出國際標准認証的先河。
“沒有成功的企業,隻有時代的企業。”從傳統行業到開放生態,從街道小廠到大型跨國集團,海爾始終追隨時代步伐同頻進化:每一次戰略發展階段的升級,都在上一階段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自我革新,甚至在成功的時候否定自我,涅槃重生﹔管理模式持續進化,從自主管理班組、日清工作法,到“市場鏈流程再造”,再到人單合一模式,海爾持續創新探索更適合發展的管理模式。進化成就了今天的海爾,今天的海爾也仍在進化。
鳶飛魚躍,生態共享
下一階段,如何持續進化?如何生態傳承?
周雲杰在海爾集團創業40周年紀念會上發言
在海爾看來,網絡經濟時代,所有企業都應成為一個生態系統。在張瑞敏看來,“新引擎”將是融入物聯網的轉折點,這也是海爾向生態蛻變的下一個目標。所謂“新引擎”,是要形成一個由用戶與各方合作者相互交互、融為一體的“智能交互生態”。當前,傳統產品經濟和平台經濟的“引擎”,已難以在人工智能時代產生與以往同樣強勁的驅動力量,也因此,無邊界、融合的生態經濟,將有望成為適應人工智能時代的更進步的經濟形態。
2024年9月20日是“新引擎”的轉折點。當日,人單合一2.0正式發布,海爾以自主人、自組織生態為基石,開始構建“智能交互生態”。從1.0進化至2.0,人單合一也將會從“零距離”進化為“零邊界”。截至目前,海爾內部已經涌現多個“智能交互生態”案例,如三翼鳥創造智慧家庭“新引擎”,鏈接了智能硬件、智能家居、智慧服務、設計師及交付服務等多元生態資源,共同構成一個無邊界生態方聯合體,既為用戶提供了個性化場景定制服務,也同時為生態各方創造增值。
為什麼在海爾,生態的產品不斷涌現?源自創業生態提供了不輟給養。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杰在發言中表示,海爾始終堅持“人的價值最大化”。為了讓每個員工在為用戶創造價值中分享價值,海爾創新了集團的創客合伙人激勵與約束機制(簡稱“創客激勵平台”)。創客激勵平台的任何制度設計,都滿足了海爾集團層面100%的集體持股,也就是保持了海爾集團集體所有制性質不變。
服務全球,韌性生長
“走出去有風險,不出去風險更大。”40年來,海爾始終認為,封閉在國內市場創不出真正的世界名牌,唯有與最強大的對手“下棋”,與最先進的技術硬碰硬,才能成就最強大的自己。
海爾在海外
從1991年開始大規模進軍國際市場,到2016年在海外市場終於實現盈虧平衡,再到2020年達到海外代工平均利潤率水平,25年的韌性堅守,換回如今海外市場每10台中國品牌家電中,有6台以上是海爾的斐然成績。隱藏在這些顯性數字背后的,其實是海爾多年來一以貫之的堅持技術專利化、專利標准化、標准國際化。如今,在產品、場景、生態標准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海爾均走在了世界前列。
此外,海爾還將創業平台面向全球創業者開放,旗下的海創匯創業者平台上,已匯聚了106萬個創業者,3.5萬家創投機構,6萬多個投資人,20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和數萬家服務機構。目前,平台上的創業成功率達到50%,是行業均值的約5倍。平台還已孵化了12家上市公司、7家獨角獸、107個瞪羚企業和200多家專精特新“小巨人”。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會長張崇和在大會上表示,海爾40年發展史,是一部青島海爾、世界海爾的跨越史﹔一部不負重托、胸懷天下的進取史﹔一部科技引領、不斷超越的創新史﹔一部自以為非、自我革新的進化史。從來敢為人先,無畏勇立潮頭,正如周雲杰在《進化有緣起 生態無邊界》的主旨演講中所言,“世界是海爾的舞台,進化是海爾的基因,生態是海爾的追求。今天的海爾,又站在新的起點上,未來十年,將是生態海爾枝繁葉茂、生機盎然的十年,也將是吐故納新、披荊斬棘的十年。”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時速400公裡!CR450動車組樣車亮相
-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王連香)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12月29日,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發布,這標志著“CR450科技創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將極大提升我國鐵路科技創新水平和科技自立自強能力,進一步鞏固擴大我國高鐵技術世界領跑優勢。 CR450動車組樣車。…
- 春運期間鐵路12306試點推出“系統自動提交購票訂單”功能
- 人民網北京12月30日電 (記者王連香)記者從鐵路12306科創中心獲悉,12月30日,鐵路12306(含網站、手機客戶端)進一步優化購票信息預填服務,開設“購票信息預填優化試點”專區,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各車站往返四川省、重慶市各車站始發終到列車的長途區段車票發售中,在購票信息預填的基礎上,試點推出“系統自動提交購票訂單”功能,旅客朋友可預填購票信息並預支付票款,鐵路12306將根據旅客設定自動為其提交訂單,使購票更加便捷。 鐵路12306科創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2月8日間,鐵路部門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各車站往返四川省、重慶市各車站始發終到列車的長途區段車票發售中,試點推出“系統自動提交購票訂單”功能。…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