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2025年1月1日起,中國調整部分商品關稅稅率稅目——

優質產品來華再迎利好(銳財經)

本報記者  王俊嶺
2024年12月30日05:5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近年來,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依托中歐班列,打造“家門口”的免稅店,將20多個國家的千余種商品帶到市民身邊。圖為市民在高坪區川東北金融中心的俄羅斯商品館選購進口商品。
  楊 波攝(人民視覺)

  日前,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2025年關稅調整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自2025年1月1日起實施。專家表示,此次調整降低了部分原材料、藥品、設備及零部件等的進口關稅,並對協定稅率、稅則稅目進行調整,有利於增加優質產品進口,擴大國內需求,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935項商品低於最惠國稅率

  2025年,中國將對935項商品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

  一是支持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降低環烯烴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救火車和搶修車等特殊用途車輛的自動變速箱等的進口關稅。二是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降低環硅酸鋯鈉、CAR-T腫瘤療法用的病毒載體、外科植入用鎳鈦合金絲等的進口關稅。三是推進綠色低碳發展,降低乙烷、部分再生銅鋁原料的進口關稅。

  比如,種用牛蒡、種用甜玉米、乳基特殊醫學用途嬰幼兒配方食品、椰子或干椰肉的油渣餅及其他固體殘渣2025年最惠國稅率為5%至15%不等,調整后2025年享受的暫定稅率均降為零。

  此外,《方案》根據國內產業發展和供需情況變化,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范圍內,提高糖漿和含糖預混粉、氯乙烯、電池隔膜等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

  這些調整順應了中國經濟自身發展需求。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資深首席專家黃永和說,《方案》針對汽車產業鏈上下游商品的稅目和稅率進行調整,在保障中國汽車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供給的同時,有助於提升中國汽車產業關鍵環節的國際競爭力。

  在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信息與市場部副主任范敏看來,乙烷、環烯烴聚合物、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幾類產品,都是目前國內石化行業非常重要的基礎原料。《方案》降低了進口關稅成本,有利於鼓勵綠色低碳工藝的應用或下游高技術高性能產品的發展壯大。

  繼續給予43國零關稅待遇

  當前國際經濟形勢下,《方案》還體現出中國作為貿易大國的責任擔當。

  為幫助最不發達國家發展,實現互利共贏,2025年繼續給予43個與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同時,中國繼續根據亞太貿易協定以及與有關東盟成員國政府間換文協議,對原產於孟加拉國、老撾、柬埔寨、緬甸的部分進口貨物實施特惠稅率。

  協定稅率方面,2025年,中國對24個自由貿易協定和優惠貿易安排項下、原產於34個國家或者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其中,中國—馬爾代夫自由貿易協定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並實施降稅,未來完成最終降稅后,雙方接近96%的稅目將實現零關稅。

  “2024年12月1日,我國開始對原產於同我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的100%稅目產品適用關稅稅率為零的特惠稅率。2025年,我國繼續實施這一單邊開放政策。同時,相比於《2024年關稅調整方案》,我國自2025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自貿協定和優惠貿易安排從20個增加到24個,涵蓋的原產國家和地區從30個增加到34個。這些改變意味著我們的外貿朋友圈正不斷擴大。”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對本報記者說。

  崔凡表示,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關稅法》生效后的首次年度關稅調整方案,《方案》對標了“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等要求,體現了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姿態。

  推進稅則體系科學化規范化

  值得注意的是,《方案》在2025年還增列純電動乘用車、杏鮑菇罐頭、鋰輝石、乙烷等本國子目,優化椰子汁、制成的飼料添加劑等稅目名稱的表述。調整后,稅則稅目總數為8960個。同時,新增干紫菜、增碳劑、注塑機等本國子目注釋,優化白酒、木質活性炭、熱敏打印頭等本國子目注釋的表述。

  “總體看,這次關稅調整具有靈活精准的特點,降低了部分關鍵設備和零部件、藥品和醫療器械、資源能源品等的進口暫定稅率。調整或取消了我國已經具有一定生產能力和競爭力產品的進口暫定稅率。”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高凌雲說,相關調整舉措對於中國擴大開放、產業升級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在實踐層面,有關部門也積極推出一系列配套舉措。12月29日,海關總署出台了新一輪支持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16項措施。其中,協同地方政府持續推進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試點並探索“白名單”跨區域互認,研究推進在浙江義烏開展進口日用消費品正面清單管理制度試點,構建長三角地區進境糧食入境港、中轉港、目的地海關“信息互通、執法互助、結果互認”協作機制等舉措,均有助於更好服務優質商品進口。

  多位專家表示,隨著中國主動開放力度加大、優質產品來華利好增多,越來越多海外市場主體有望從中國的進口中獲益。

(責編:牛鏞、岳弘彬)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