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4展望2025
跟《記者去哪兒》看中國經濟:顯韌性、有活力、具潛力
站在2024年歲末,回看這一年中國經濟交出的來之不易的“成績單”:
一、二、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分別增長5.3%、4.7%、4.6%,前三季度增長4.8%﹔9月份以來,隨著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顯效,經濟保持回升向好態勢。
從2024年《記者去哪兒》欄目30余期內容中,一個有效應對各種挑戰的中國,正在復雜國際形勢下穩步發展﹔一個充滿活力、發展勢頭強勁的中國,正在國際舞台上發揮重要作用。
一頭連著經濟發展,一頭連著社會民生,消費和投資組成的內需是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3000多萬人參與、帶動銷售超4000億元,作為2024年促消費領域貫穿多月的一項重大政策舉措,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釋放拉動效應。面對欄目鏡頭,經營者們認為政策更為市場添了“一把火”,消費者們則感嘆:“國家補貼,人民受益,以舊換新的政策挺不錯。”
放眼世界經濟舞台,中國,這一超大規模市場始終釋放強磁力。
“投資中國就是投資未來”“我們仍將看到中國的持續發展”“我們將繼續在中國投資”……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期間,多位全球跨國公司負責人在接受欄目採訪時表示,中國在持續發展的過程中,將為世界經濟增長帶來新的機遇。
當前,品牌中國建設成為推動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
“中國品牌,值得信賴”“中國品牌性價比高,讓更多消費者用得起”……在第八個“中國品牌日”,欄目走進大街小巷,探尋外國朋友們眼中的“潮流國貨單品”,在接受欄目採訪時,不少外國朋友為中國品牌點贊。
當前,“出海”已成為中國品牌國際化發展的關鍵詞。在2024年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中國品牌再“圈粉”。談及中國企業對於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一位參展觀眾對記者表示,中國品牌參與到行業競爭,正提升行業設計、創新方面的基准。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
12月9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更多有溫度、見實效的舉措,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化娛樂、買菜用餐、小修小補、醫療康養……在北京市東城區景山街道,居民各種日常需求都能在家門口得到滿足。2021年10月,商務部等部門聯合確定了30個全國首批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如今,越來越多的市民切身體會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帶來的便利。
走進線下超商,進口水果、生鮮品質更新鮮、價格更親民。“得益於我國愈加開放的政策和物流體系供應效率的提高,車厘子、榴蓮等進口水果正豐富著老百姓的餐桌。”業內專家如是說。
今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同時必須看到,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我們要正視困難、堅定信心,努力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為發展實績。
看政策,從存量政策到增量政策、從財稅政策到產業政策,政策協調配合,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愈發增強,政策整體效能進一步釋放。
聚焦千行百業,新能源汽車、鋰電池等綠色產業高速增長,智能電視、可穿戴設備等升級類產品正廣受青睞,養銀發經濟、冰雪經濟等新領域活力迸發。
《記者去哪兒》欄目裡,一個個關乎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故事無不証明一點:中國經濟顯韌性、有活力、更具潛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