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 河南欒川縣:以旅富民 以文促農
八百裡秦嶺余脈蜿蜒入豫,在洛陽欒川縣起伏延伸,形成了伏牛山主峰老君山。山腳下,一個特色民宿集群已頗具規模,吸引著各地游客慕名而來,感受欒川的山水風光、人文物候。
鄉村旅游正在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如何讓村民搭上文旅便車?來過欒川這條旅游線路,就能找到答案。
在老君山風景區,以周邊6個村為重點,欒川縣盤活村集體“兩閑”資源,打造“君山百宿”。這裡集聚了86家民宿,年均收益超100萬元,直接帶動2000余人就業。通過向品質化、創意化、高端化轉變,老君山民宿持續融入當地特色、不斷提升文化韻味,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
鄉村資源的靈活轉化,開辟了品牌興農、產業富農、文旅促農的鄉村發展新路徑。
從老君山民宿出發,開車15分鐘就能到達縣城的“欒川印象”旗艦店。在這裡,游客能買到高山玉米糝、欒川槲葉粽、撈汁小香菇等極具當地特色的伴手禮。
“我們開發了許多特色產品,比如槲葉粽,本地叫槲包,是欒川特有的美食,也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洛陽市川宇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雙鬆介紹。這種非遺美食由欒川縣天然生長的槲葉制作而成,帶有獨特的香氣,許多農戶都通過採摘槲葉、制作槲包實現增收。
據了解,“欒川印象”品牌已擁有農業產業化企業13家、生產加工線23條,形成4大類150余款特色農產品,帶動兩萬余戶群眾增收。“曾經3毛一斤的柿子,現在收購價達到6塊錢,通過產品研發,柿子變成了柿子醋、化妝品等,農產品價值不斷提升”,李雙鬆說。
欒川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衛伊峰為記者算了一筆增收賬:合作社土地流轉租金每畝約1000元﹔家門口的種植基地就業,日薪100元左右﹔公司收購玉米等原材料,有大約10%溢價﹔種植產業與文旅結合,農旅研學帶動農民開辦民宿。四個方面收益算下來,每戶增收5萬元左右。
農民變成旅游從業者,農副產品變成旅游商品,老百姓的錢包實打實地鼓了起來。
“欒川印象”旗艦店向東三四十分鐘車程,便是位於合峪鎮柳坪村的欒川蕙蘭文化產業園。欒川蘭文化已有上百年歷史,如今的蕙蘭產業正不斷為鄉村振興助力。
“過去,山村裡沒什麼經濟來源,我還曾被認定為貧困戶。2018年,通過小額貸款,我開始種植培育蕙蘭,如今房子、車子都有了。”蕙蘭種植戶蘇丙乙說。現在,蘇丙乙與合伙人承包了400平米蘭棚,成為積極帶頭的種植大戶。
園區建設推動了蕙蘭產業的規模化、集約化、品牌化發展,目前已建成標准化大棚60個,產值突破6億元,通過寄養代賣、入股分紅、電商直播、質料加工四種模式,帶動當地3000余戶參與蕙蘭種植。蕙蘭產業越做越大,欒川蕙蘭文化影響力越來越強。
一條線路串聯三個產業,以旅富民、以文促農,為鄉村振興注入了新動能。“四河三山兩道川,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欒川縣,正煥發出新的產業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