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証監會行政處罰裁量基本規則3月1日起施行

2025年01月19日15:15 | 來源:人民網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1月19日電 (記者黃盛)証監會日前發布了《中國証監會行政處罰裁量基本規則》(以下簡稱《裁量規則》),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裁量規則》明確了裁量階次和裁量情節,設置“不予處罰、免予處罰、減輕處罰、從輕處罰、一般處罰、從重處罰”等六檔裁量階次,規定了各檔裁量階次的適用情形。同時,將証券期貨違法的行政處罰與刑事責任、民事責任以及行政監管措施、自律管理措施等進行銜接,規定了三類“行刑銜接”情形的處理方式。

証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近年來,証券法、期貨和衍生品法相繼修訂、出台,定額罰與倍數罰的幅度上限拔高,新形勢下如何用足用好法律賦予的行政處罰權,是迫在眉睫的問題。因此,有必要制定出台專門的行政處罰裁量標准規則,明確行政處罰梯次,統一各執法機關裁量標准,為公平開展行政執法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在明確裁量階次和裁量情節方面,《裁量規則》對裁量階次的含義和劃分方式作出明確,並分別規定各裁量階次的具體適用情形。當事人同時具有從輕、減輕或者從重處罰情節的,規定應當結合案件具體情況綜合考慮后進行處罰。

在“行刑銜接”情形的處理方式方面,《裁量規則》明確,對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當依照規定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違法行為同時構成民事侵權的,依法配合做好民事責任追究。依法不予處罰的,可以根據情節採取相應的行政監管措施並記入証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通知自律組織依法採取紀律處分等自律管理措施。

《裁量規則》也對“行刑銜接”作了進一步明確:一是“先行后刑”的情形。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時已給予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的,移送文書中應當寫明沒收違法所得、繳納罰款情況。二是“先刑后行”的情形。違法行為構成犯罪被判處罰金后,對該違法行為還需要給予行政處罰的,不再給予罰款。三是“刑事回轉”的情形。違法行為涉嫌犯罪,移送司法機關后,對依法不需要追究刑事責任或者免予刑事處罰,但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依法進行處罰。

《裁量規則》還明確要建立主要負責人批准或者集體討論制度。對情節復雜或者重大違法行為給予行政處罰的,應當經負責人集體討論決定。適用《裁量規則》可能出現明顯不當、顯失公平,或者客觀情況發生變化,需要調整適用的,應當經証監會主要負責人批准或者集體討論決定。

証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下一步,証監會將強化組織落實,確保《裁量規則》落到實處、發揮實效。一是加強宣傳解讀,充分傳導“重違嚴懲、過罰相當”的執法理念﹔二是做好業務培訓,確保學好用好《裁量規則》,証監會也將進一步加強對派出機構正確行使行政處罰裁量權的監督、指導﹔三是聚焦重點問題,在行政處罰制度建設上持續發力,力爭形成導向明確、邏輯清晰、科學完備、有效管用的証監會行政處罰規則體系。

(責編:王震、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