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3月20日起正式施行

人民網北京2月18日電 (記者郝帥)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網站消息,為加強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的規范化管理,有效保護和利用登記檔案,便利經營主體跨區域遷移,近日,市場監管總局和國家檔案局聯合制定出台《經營主體登記檔案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於2025年3月20日正式施行。
《辦法》共31條,涵蓋登記檔案管理總體要求、檔案收集與保管、檔案信息化建設、檔案遷移、檔案查詢與利用以及法律責任等內容。主要內容如下:
一是明確登記檔案管理的基本原則和管理體制。《辦法》規定登記檔案管理堅持統一標准、分級管理、集中保管原則。市場監管總局主管全國登記檔案管理工作,制定登記檔案管理制度,推進登記檔案管理標准化、規范化,指導地方登記機關依法有序開展登記檔案管理工作﹔縣級以上登記機關負責本級登記檔案管理工作,依法履行登記檔案管理職責﹔各級檔案主管部門依法對登記檔案工作進行監督、指導和檢查。
二是完善登記檔案管理規范,細化電子登記檔案管理要求。《辦法》對登記檔案的歸檔范圍、立卷標准、存儲要求、管理制度、保管期限等作出規定。明確經營主體存續期間,登記檔案應當持續保存,經營主體注銷后,登記檔案保管期限一般為20年,登記機關應當定期對保管期限屆滿的登記檔案的保存價值進行鑒定,決定予以銷毀或者移交給同級國家綜合檔案館永久保存。《辦法》還對電子登記檔案的歸檔、安全管理、系統建設等作出規定。
三是完善登記檔案遷移管理制度,著力提升遷移便利度。《辦法》明確經營主體向遷入地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變更登記、遷入登記檔案,無需在遷出地重復提出申請﹔遷入地、遷出地登記機關要做好對接和檔案移轉,不得限制、妨礙登記檔案遷移﹔要求持續優化遷移程序,推行登記檔案遷移網上辦理,明確遷入地登記機關可以通過網絡調閱登記檔案的,遷移期間經營主體可以直接在遷入地辦理登記業務。同時,強化責任追究,增強制度剛性約束。
四是優化登記檔案查詢程序,兼顧便利與安全。根據社會實際需求,《辦法》擴大登記檔案查詢主體范圍,新增經營主體有效登記在冊的相關人員、公証、仲裁、司法鑒定等機構、破產管理人,並明確各類主體申請查詢時需要提供的材料。鼓勵登記機關加快推進登記檔案電子化,提供互聯網自助查詢、下載服務。在便利檔案查詢與利用的同時,著力做好登記檔案安全管理。《辦法》明確要求歸檔時應當對涉及個人身份信息的頁面進行專門標注或者處理,做好個人信息保護﹔明確登記檔案信息實行實名查詢﹔查詢下載的登記檔案數字化副本逐頁標注查詢人員相關信息水印標識,防止被非法利用﹔規定查詢人不得以不正當方式獲取、利用登記檔案或者牟取不正當利益﹔對損害登記檔案實體和信息安全的行為,規定相應的法律責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熱門排行

提供新聞線索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