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路發展 綠色金融讓生態“顏值”變“價值”


今年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提出20年。在浙江,從創新竹林碳匯質押到依托“碳賬戶”拓展金融服務場景,從助力“超級充電寶”建設到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當前,在浙江金融監管局指導下,當地銀行機構創新綠色金融服務,讓生態“顏值”變“價值”。
為做好綠色金融大文章,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2025年發布的《銀行業保險業綠色金融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要以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需求為導向,規范創新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綠色金融服務質效。
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對綠色金融有哪些服務需求?銀行業如何探索“點綠成金”的實踐路徑,構建多元化的金融產品體系?
“碳”金融助力綠色產業發展
盛夏時節,行走在浙江省安吉縣,萬畝竹海翠浪翻涌,一場竹海生“金”的產業變革正在上演。
工作人員介紹竹林碳匯項目。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記者了解到,安吉首創林業碳匯資源收儲機制,組建118個毛竹股份制專業合作社,推動分散的農戶竹林經營權統一折股加入村專業合作社,並與金融機構簽訂竹產業改造升級碳匯能力提升項目,構建“兩入股三收益”利益聯結機制,讓農民手中竹林資源提前變現。
“作為該項目章村鎮片區的牽頭行,銀團授信額度10億元,其中,我們銀行授信6億元,並將碳匯質押作為增信手段,解決了項目前期有效擔保不足的難題。”郵儲銀行安吉縣支行行長張立說。
安吉縣兩山生態資源資產經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曹安邦介紹, 該項目通過對竹林資源的集約化經營,提升了安吉縣竹產業經濟效益以及竹林增匯能力,每年可為167個村集體村均增收100萬元,也可為全縣5.1萬戶林戶年均增收6500元。
當前,做好“碳”金融,正在成為銀行發展綠色金融的重要抓手。《實施方案》明確,“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市場化融資模式”“鼓勵有條件的銀行保險機構充分運用企業碳賬戶、個人碳賬戶等涉碳數據,主動拓展與碳賬戶相關的綠色金融服務場景”。
2024年廣交會上,浙江啟越紙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啟越紙品”)印有碳足跡標簽的牛奶包裝盒吸引了眾多歐洲客商駐足。
銀行工作人員走訪啟越紙品。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歐洲市場特別看重溯源標識。”啟越紙品董事長徐文明表示,“當地銀行通過碳核算系統,幫我們建立了‘碳賬本’,也讓我們獲得了更多歐洲客戶的認可。”
“碳賬戶”主要是通過採集企業冷、熱、電、煤、氣等數據,反映經營主體的碳排放情況和節能減排效果。銀行通過衢州市綠色金融服務信用信息平台查詢企業碳征信情況,降低了了解企業真實經營情況的成本。
“2022年,得知啟越紙品亟需一筆資金推動生產線綠色升級,通過經查詢,企業符合我們對綠色企業的認定。很快我們就發放了3400萬元貸款,企業還可以通過無還本續貸,更有底氣推進自身生產線的升級改造。”郵儲銀行衢州市分行營業部副總經理柴紅根說。
業內人士表示,下一步,金融機構要持續加強技術創新,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提升碳核算和風險管理能力,為綠色金融產品設計提供數據支持,提供差異化的綠色金融服務。
“金”點子“貸”動能源綠色轉型
盛夏時節,走近浙江江山抽水蓄能電站施工現場,大型機械轟鳴,各種工程車來回穿梭,建設者在各施工作業面上忙碌著……
浙江江山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現場。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作為“十四五”抽水蓄能重點實施項目,浙江江山抽水蓄能電站總投資82.6億元,總裝機容量1200兆瓦,設計年發電量14.4億千瓦時,每年可替代燃煤3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0萬噸,對浙江省能源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從規劃選址到建成投產,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支持。”浙江江山抽水蓄能電站總指揮羅澤明表示,“隻用了一周時間,銀行就給我們批復了15億元貸款並及時投放5億元,彌補了我們資金的缺口,對項目的開工建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在新能源產業領域,走進位於浙江省湖州市長興縣的超威集團智慧展廳,隻見鈉鹽電池正在60攝氏度高溫環境下接受極限測試。電池性能提升的背后,是綠色金融信貸資金的精准灌溉。
鈉鹽電池在60攝氏度高溫環境下接受測試。人民網記者 杜燕飛攝
“我們為超威集團在原材料採購、設備引進等關鍵資金支出環節提供保障,保障資金鏈穩定,助力企業新能源產業發展。”郵儲銀行長興縣支行行長羊潔說。
“銀行為我們提供了從基礎結算到多元融資全方位服務,授信總額度66億元,降低了我們百億級再生鉛採購的成本,並為我們技術研發和產業升級提供支撐。”超威集團財務總監助理褚鳳慶說。
這是金融支持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的縮影。《實施方案》明確,要圍繞抽水蓄能等新能源產業生產、建設和運營以及更新、升級和改造,做好項目對接和信貸支持。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綠色項目特別是在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等領域,項目回報周期長且風險較大。金融機構需要加大創新力度,豐富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綠色產業的需求。針對新能源領域,可探索新能源全產業鏈金融服務,拓寬綠色融資渠道,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一系列舉措取得明顯成效。記者從浙江金融監管局了解到,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浙江省綠色信貸余額4.6萬億元,是2020年末的4.6倍。近3年年均增長率達32.7%、綠色信貸佔比提升7.4個百分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