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在“DATA之夜”,窺見數智技術照進物理世界

人民網記者 王震
2025年08月29日13:12 | 來源:人民網222
小字號

當數智技術照進物理世界,未來究竟會怎樣?

讓四足機器狗送上一杯手沖咖啡,與數字“王陽明”開啟一場古今對話,用區塊鏈“封印”一次行業倡議……在“2025數博會·DATA之夜”,來自政、產、學、研、用的中外嘉賓,以數據為鑰,窺見具身智能這扇未來之門背后的生活變化與產業變革。

數據筑基

具身智能加速從理論走向現實

從春晚“扭秧歌”到“跑馬拉鬆”“開運動會”,今年以來,人形機器人頻頻走進人們視野。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演進的重要方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理論走向現實。

這其中,數據要素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具身智能作為人工智能演進的重要方向,需要高質量多模態場景化的海量數據,為其提供訓練智能體的‘營養基’、優化行為的‘校准器’。數據,作為必須夯實的基礎工程,迫切需要政產學研用各方力量打破壁壘、匯聚智慧,促進數據共享、技術交流、需求對接與成果轉化,從而在技術革命深刻重塑的時代共同贏得發展機遇。”國家數據局副局長余英在活動上如是表示。

中國具身智能企業快速崛起,產業規模持續擴大。

《2025人形機器人與具身智能產業研究報告》顯示,2025年,全球具身智能市場規模預計達195.25億元,中國具身智能市場規模預計達52.95億元,佔全球約27%。

“隨著算力設施廣泛部署、智能算法迭代、社會需求增長,具身智能將在生產制造、物流倉儲、家庭服務、城市交通、醫療、教育等場景持續落地,深入改變人類生產生活方式,並孕育出新業態、新模式。”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指出,中國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具身智能”列入未來產業培育范疇﹔北京、上海、浙江等多地分別成立了國家地方共建及各類省級機器人創新中心,正在推動本土企業快速崛起。

數智創新

數據+AI帶來創新范式變革

“企業在創新中的地位會極大的提升,而政府能夠給予數智化轉型落地場景支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國家數據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江小涓表示,當前,中國AI應用領域發展潛力巨大,數智化時代,數據+AI成為創新的重要資源,重新定義了創新鏈條上各方的交互方式和地位作用,帶來創新方式及創新組織的重要變化。

“AI本質上是數據驅動的智能,數據為體,智能為用。就像燃料與火焰的關系一樣,燃料越多、越好,火焰就越旺。”在北京大學教授、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部主任梅宏看來,AI的角色,過去是工具,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仍應定位於“人類的工具”,可幫助提升工作效率和質量,但不能脫離掌控,更不能主動“讓位”。

馬蜂窩AI商業化總經理孫雲蕾認為,數據要素隻有服務於市場,提升市場運轉效率,提供產業創新方向,才能發揮其最大的價值和意義。數智創新的目標應當聚焦於從“分析研究”轉向“智能服務”,不斷驅動商業模式創新。

具身向新

從“炫技”走向市場仍面臨挑戰

當前,具身智能的快速發展,正不斷拓展人工智能發展邊界。如何抓住產業的發展機遇,打通從技術創新到實現商業價值的完整閉環?

天翼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紫千認為,一定要做到絕對的安全可控,具身智能才能更加蓬勃發展。目前相對泛化的具身機器人,仍有太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倫理問題、服務質量問題、用戶接受問題等等。這需要對具身智能的基礎能力和責任邊界,有一個清晰的界定。

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總裁仲愷指出,具身智能發展要求本體、數據、算力、算法四要素協同:“數據側對數據的要求是全面性、准確性、持續性和安全性,算力側要求穩定性和經濟性,算法側則要求更高的協同適配性。”

在超聚變數字技術有限公司城企數智部研發總裁郝峰看來,具身智能的落地絕不能是技術自嗨,必須以聚焦場景,以服務來作為破局的關鍵,結合場景需求痛點和真實交互進行突破。

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表示,具身智能正從技術驗証邁向落地應用,深度融入實際場景,展現出強勁產業革新潛力,成為數智時代全球科技競爭的新高地,但其發展也面臨技術、數據、應用、倫理道德等層面的挑戰。為抓住具身智能所帶來的發展機遇、應對潛在的風險挑戰,要進一步促進開源開放發展、推動高質量數據集共建共享、深化全球開放合作,推動技術成果造福人類社會。

夜深,“DATA之夜”燈火漸隱,數據奔涌之潮依舊,具身向新正待開啟。

古今一瞬。正如活動現場數字“王陽明”所言:人工智能雖為新器,然“知行合一”之理,古今一也。

乘借著數智融合創新的雄風,相信與會嘉賓與產業同道將沿著他們共同倡議的路徑,秉持開放、共享、共治理念,攜手構建技術先進、以人為本、包容普惠、文明共榮的智能世界。

(責編:李源、呂騫)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