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安徽制造業激蕩新活力

本報記者 韓俊杰
2025年09月26日09:3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在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上,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展區展示的黃金增程平台。
  程 兆攝

  奇瑞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本屆大會展示的飛行汽車吸引觀眾眼球。
  范柏文攝

  本屆大會展示的頭面超現實人形機器人Anni。
  程 兆攝

  數據來源:安徽省統計局

  汽車產業“汽”勢磅礡,光伏儲能“光”彩照人,集成電路“芯”光燦爛,新型顯示“屏”頻出彩,量子信息前途無“量”,空天信息逐夢浩瀚星空……安徽制造業,我國制造業發展進程中的一顆新星,正為建設制造強國積極貢獻力量。

  2024年,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收達5.49萬億元。位勢向上、結構向優、質量向好、產業向新、企業向強……安徽始終堅持創新驅動,聚焦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加快建設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實施制造強省戰略,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制造業大省的歷史性跨越。

  9月20日至23日,2025世界制造業大會在安徽合肥舉辦。這場以“智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題的大會,是一次面向未來、擁抱變革的品牌盛會,更是一場安徽制造邁向產業升級的全力奔赴。

  向高端化升級

  如果有人問,今年上半年,中國車市有什麼現象級產品?尊界S800一定榜上有名。

  5月底,江淮汽車與華為聯合打造的尊界S800正式上市,19天大定突破5000台,67天突破10000台,截至8月底訂單已超12000台,平均成交價高達95萬元。

  作為有著61年歷史、曾手工敲出“安徽第一車”的國產汽車老廠,江淮汽車為何要進軍高端市場?

  8月11日,江汽集團負責人項興初在公開直播中表示,尊界品牌已成為集團向科技型企業戰略轉型的重要引擎。

  這呼應了江汽集團自2024年啟動尊界項目以來的系統變革——通過超百億元投入、智能化工廠建設、全球研發資源整合及供應鏈流程重構,推動這家老牌車企向高端智能電動領域全面躍遷。

  位於肥西縣的尊界超級工廠,是安徽省首個汽車制造領域5G全鏈路工廠:超過1800台智能機器人實現沖壓、焊接、涂裝和總裝全面自動化與數字化﹔298種組合工藝對數千個車身連接點進行毫秒級實時監測﹔數字孿生系統為每輛車建立貫穿全生命周期的“數字基因庫”。“智能化、數字化、全程可追溯,這是高端制造的命脈所在。”項興初說。

  世界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全球產業結構和布局深度調整。提升“安徽制造”在產業鏈價值鏈中的地位,需要加快高端化升級。

  這場從“突圍”到“引領”的征程,沒有奇跡,隻有時間和汗水寫下的“爭先進位”答案:“十四五”以來,安徽規上工業企業由1.8萬戶增加到近2.5萬戶,增長近四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由0.85萬戶增加到2.3萬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由2818戶增加到7221戶,其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690戶。“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企業生態初步形成。

  瞄准高科技、追求高效能、邁向高質量,今天的安徽制造,正展露新模樣,打開新空間,激蕩新活力。

  向智能化邁進

  制造業是否強大,不僅體現在擁有哪些產業、能夠造出哪些產品,也體現在生產組織方式上,體現在生產效率和資源利用效率上。

  108台機器人高效協同作業,AGV無人小車穿梭自如、精准配送,MES系統實現生產全程的可視化管控……在安徽中恆電噴系統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裡,企業投入8000萬元打造的“智能倉儲+AGV配送+MES管理”系統,顯著提升了生產效能。

  “通過自動化、智能化設備實施分車間‘鏈條式’生產,企業生產的汽車燃油泵型號超過1500種,遠銷歐美、東南亞等多地市場。”公司生產部負責人袁欣介紹,憑借智能自動化生產體系的全面應用,公司產值持續快速增長,去年全年突破5億元。

  制造業數字化轉型,不再是企業的“選擇題”,而是關乎長遠發展的“必修課”。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程英春表示,近年來,安徽將數字化轉型作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有力抓手,全省規上工業企業已100%啟動數字化改造,數字化轉型工作取得階段性重大突破。“下一步,我們將以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為主線,進一步完善促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的政策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建立健全生態服務體系,從加強數字化轉型工作保障、加快推進數字化改造、注重培育典型場景和解決方案、大力提升數字化轉型服務能力等方面持續發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向更深程度、更高水平邁進。”程英春說。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安徽新增實現數字化改造規上制造業企業3841家,累計實現改造企業2.05萬家,佔全部規上企業的83.02%。

  向綠色化轉型

  2024年,安徽全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入選國家級綠色工廠名單,成為安徽省311家國家級綠色工廠中的一員。

  “綠色化轉型,是挑戰,更是機遇。”公司負責人劉吉文介紹,工廠通過智能化改造,建成了國內領先的柔性生產線,生產效率提升35%以上﹔集成化能源管理系統的使用,讓萬元產值能耗降低18.7%、產品碳排放下浮超20%。

  越來越多的安徽企業,正實現從“被動降碳”到“主動領跑”的轉變。一個個綠色工廠的建設與發展,正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工業領域的具體實踐。

  今年4月,海螺集團聯合華為公司,發布“AI+水泥建材大模型”。在生產優化環節,窯爐控制參數自動推薦使勞動強度縮減50%,標准煤耗下降1%,年減碳6318噸。海螺集團技術人員算了一筆賬:按日產5000噸熟料線測算,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4500噸,相當於種植了18萬棵樹的碳匯效益。

  作為工業碳排放的重要單元,工廠的綠色低碳轉型不僅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關鍵,更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增強國際競爭力的戰略舉措。

  夯實功底、持續發力,安徽制造業以綠色塑造競爭力。目前,安徽已培育國家級綠色工廠311家、綠色園區31個、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53家,數量居全國前列。“十四五”以來,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14.2%,超全國同期降幅4個百分點。

  以實力創造機遇,以開放鏈接全球,以共進實現共贏。當制造業的“安徽力量”再次閃亮,更多的矚目與期待、共識與篤行、相遇與相融,正被同步點亮。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26日 11 版)

(責編:羅知之、陳鍵)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高質量發展故事匯 | 造福世界的“幸福路”
  中歐班列馳騁於亞歐大陸,以僅用空運四分之一的成本、比海運快三分之二的時效重塑亞歐貿易的物流邏輯﹔在遭受電力短缺之困的南非,中國銀行的金融服務助力清潔能源項目建設,點亮“彩虹之國”的萬家燈火﹔泰國魯班工坊自2016年成立以來為泰國培養超過2000名技術技能人才,並支持超過460名泰國學生來華學習,從魯班工坊畢業的留學生,既掌握先進的技術技能,又會中文,在泰國就業市場很“吃香”……這些鮮活案例共同印証,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凝結中國智慧的國際公共產品,為世界帶來實實在在的福祉。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開創性地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
秋季去哪兒玩?農業農村部發布60條秋季精品線路
  人民網北京9月26日電 (記者李棟)近日,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農產品加工指導司)舉辦2025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秋季)推介活動,發布60條秋季精品線路和221個精品景點,為城鄉游客提供親近田園、品味鄉韻、共享豐收樂趣的秋日休閑指南。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規劃(2024—2035年)》提出,“大力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推動農業與旅游、教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豐富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產品”。…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