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屆全國糖酒會食飲產業發展大會舉行
222
點擊播報本文,約

圖為大會現場。受訪方供圖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孫博洋)10月16日至18日,第113屆全國糖酒商品交易會在南京舉行。在16日舉行的第113屆全國糖酒會食飲產業發展大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信息系統工程專家沈昌祥表示,AI技術是推動食品產業實現“智能制造、質量管控、供應鏈優化”的關鍵力量,前景廣闊。
據了解,作為行業內備受矚目的盛會,全國糖酒會食飲產業發展大會一直以來都是匯聚行業智慧、洞察市場趨勢的平台。本次大會以“從‘新質’到‘心智’”為主題,緊密貼合國家發展新質生產力戰略,共同探討中國食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旨在為產業未來發展指明方向,推動食飲行業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沈昌祥表示,企業在擁抱技術、加大研發投入以實現智能化升級的同時,要將“安全可信”視為發展的前提。面對大模型存在的“幻覺”、偏見等固有風險,需構建自主可控的“主動免疫”安全體系,為智能制造筑牢防線。他呼吁產業共同打造安全可信的生態圈,確保在利用5G、AI等技術提升效率時,保障生產全過程的精准與質量安全。
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智能制造、AI、合成生物等前沿技術已深度融入食品產業,成為重塑產業格局的重要力量。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工業研究所食品與生物制造研究室主任王旭表示,預制化食品產業已成為重要增長點,生物技術(BT)與信息技術(IT)加快融合發展,食品生物制造迎來重要發展機遇期,國際供應鏈加速重塑,全行業正在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步伐。他給出的“用數字化技術推動生產、經營、形態變革”的建議,給予破解當前行業“效率瓶頸”與“創新難題”提供了清晰的“路線圖”。
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的深入推進,消費者對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升,“營養”已從過去產品的附加屬性,躍升為品牌的核心價值。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應用營養一室主任方海琴表示,“營養心智”的培養超越了傳統的知識科普,更強調消費者基於科學認知形成主動、理性的選擇和持續的健康行為習慣,這需要雙向奔赴的努力。
與會專家認為,消費者對於營養的需求愈發精細化和個性化。精准營養需基於個體差異的深入研究,通過科學的手段,為不同人群提供定制化的營養解決方案 。
在信息碎片化時代,消費者每天接觸到海量的信息,注意力呈“粉末化”狀態,短期流量紅利正在消退,品牌傳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對此,中糧營養健康研究院消費者與市場研究中心負責人卞祺提出四大關鍵營銷趨勢:一是從“注意力”到“記憶力”,品牌應重視以產品技術為核心的差異化賣點和打動人的品牌故事,而非單純追求曝光﹔二是從“流量收割”到“人心經營”,企業需深耕私域,與消費者建立長周期的情感鏈接與品牌陪伴﹔三是“跨界破圈與文化自信”,善用國潮元素和跨界聯名,與消費者產生價值觀共鳴﹔四是“媒介即渠道”,每一個與消費者接觸的觸點都可能成為轉化節點,品牌需整合線上線下,實現全鏈路精准觸達與轉化。通過讓消費者參與產品研發與營銷,並針對特定圈層進行個性化溝通,從而提升品牌在年輕群體中的影響力與競爭力。
關注公眾號:人民網財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































微信掃一掃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