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做投资的"朋友圈"里,大家对"放开贷款利率"的理解并不统一,有很大一部分人说,中国银行(行情,问诊)业完蛋了。”徐之骞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专访时坦言,“其实,现在就此作出判断很难,"放开贷款利率"势必会加速银行业的市场化改革。”
按照央行决定: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
招商证券(行情,问诊)分析师罗毅表示,此利率市场方案的负面影响小于预期。2012年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之后,大部分银行存款成本较基准利率上调10%,但从实际冲击来看,银行息差受到的负面影响有限,利润增长受负面影响基本上在3%以下。
利率上浮压力大
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张逸民看来:“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一方面,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价格形势基本稳定,是进一步推进改革的有利时机;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财务硬约束进一步强化,经过前一段时间"钱荒"的压力测试,银行业自主定价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和居民对市场化定价的金融环境也更为适应。”
“贷款利率下限取消,贷款利率最终如何变化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贷款的供给总量;二是信贷需求者的谈判能力。”鲁政委分析,从前者来看,目前贷款总量总体偏紧,因而,并不会导致贷款利率整体显著波动;从后者来看,对具有谈判能力的主体,过去由于法规的限制,最低利率只能下浮至七折,现在则存在下浮更低的空间,这类主体主要是央企、地方政府和其他高信用等级的企业,对于其他企业来说,由于此前利率本来就是上浮的,因而本次调整影响不大。
从当前信贷的实际情况看,今年以来,贷款利率下浮占比总体稳定,上浮占比略有上升,而基准占比则有微幅下降。鲁政委进一步指出,“根据我们计算的各期限贷款加权利率与一年期贷款加权利率的比值,发现今年相对于去年下半年有所上升。也就是说,目前的总体情况是信贷供给小于需求、利率有上浮压力,此时打开贷款下限,影响有限。”
“贷款利率下限取消后,各银行必然开展低利率竞争以确保贷款客户,这将有助于更多资金从产能过剩的行业流出,流向新型、增长型企业,并有望进一步抑制日益膨胀的"影子银行"。”张逸民告诉记者。
[全文阅读]
通过键盘前后键←→可实现翻页阅读